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

Shanghai Melons & Fruits Association

解读都市特色林果业的前世今生 ——上海仓桥水晶梨专业合作社示范与考验观察
来源: | 作者:guaguoxiehui | 发布时间: 2023-10-11 | 2292 次浏览 | 分享到:

“早生新水”因此在这里落地开花。在2004年全国早熟梨等级标准研讨会暨优质产品擂台赛上,上海仓桥水晶梨专业合作社选送的“早生新水”成为南方15个省市、114个样品中的第二名,这是他们拿到的第一个优质早熟梨的金奖。随后,合作社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引进中晚熟品种“翠冠”,2022年,该品种在上海的栽种面积达80%,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合作社一直在选育选种新品种,基地先后引进了68个适合本地的新品种,通过嫁接等方式,保持合作社品种改良和更新的能力,守护高品质根基。”钱培华说,“当然,品牌建设是抓手。”

 

  “行动一致”成就区域公用品牌


 


  仓桥水晶梨在品牌化、标准化和组织化建设上可圈可点,业内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也得益于此。如今,上海仓桥水晶梨专业合作社旗下的22家社员单位不仅覆盖了松江全域的梨种植户,也都步调一致地参与了仓桥水晶梨品牌建设,推动绿色认证,共享“国字号”金奖红利。

  但实际上,仓桥水晶梨从无到有,也曾遇到过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的难题。摆在合作社面前的最大难题之一,是如何通过品牌理念引导实现“人心”的统一。长期以来,梨农延续着散户式、“想当然”的种植方式。“梨树栽培标准化、规范化是合作社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是品牌建设的标准,是保证品质的标准,必须手把手指导落实。”钱培华说。



  记者发现,十多年来,合作社对于标准化、规范化种植的要求一如当初,2008之前基于边培训、边实践、边总结,2008年之后,要求人手一册《仓桥水晶梨标准化手册》,让“标准化”有了真正的蓝本和依据。直到现在,合作社坚持每年组织梨农免费参加春夏管理、采后管理和冬季管理三次大型培训,并邀请国内外顶级梨果专家前来指导,加之每月发布的农事信息,这些举措被“长三角圈”的梨农视为是标准化梨的种植指导准则。

  正是因为合作社打下了标准化、规范化的扎实基础,合作社成员面对质量安全追溯、绿色食品认证、G.A.P.国际认证等高标准要求时,才能做到心中有底不排斥。而统一接受高标准,也促成并保护了“仓桥水晶梨”公用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直面考验融入双循环经济格局


 


  因为过往的辉煌,仓桥水晶梨因此成为上海特色农业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针对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果所梨果专家、研究员骆军说:“仓桥水晶梨可以说是国内品质最好的梨品牌之一,能获得这样的市场认可度,得益于从起步时就沿着上海都市精品农业的发展路线来走的。”

  与同行业者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