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期,每天清晨五点,单涛准时开启一天的忙碌:骑着单车,穿梭于种植基地,仔细察看葡萄的生长状况,跟进销售订单,一直忙到下午五点半闭园。“天亮下地,天黑回家”,是他十几年如一日的日常。
上海是优质农产品的消费高地。近年来,外地优质葡萄源源不断涌入申城,地产葡萄品牌也进入群雄纷争时代。马陆葡萄如何保持品牌影响力,检验着上海都市农业的含金量。在单涛的带动影响下,精品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当前,马陆葡萄已实现绿色认证以上的基地20家,绿色认证以上基地面积超过2000亩,认证产量近2000吨,绿色认证率达40%。
每到葡萄丰收季,开车到马陆镇,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葡萄园卖葡萄和开放采摘。从“提篮叫卖”到“足不出户卖葡萄”,正是源于单涛对于地产地销模式的大胆创新。

“对上海本地水果消费市场来说,地产地销的马陆葡萄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葡萄在树下才最好卖。”作为中国第一家以葡萄为主题的公园,单涛开创了葡萄产业一产+三产销售模式,立足葡萄文化,结合乡村旅游,每年吸引约5万人次的游客到马陆葡萄主题公园进行体验式消费。
在葡萄主题公园的带动下,葡萄都市观光休闲旅游不仅成了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亮点,也成了全国葡萄产业的一面旗帜,每年吸引全国各地的种植户及学者4000余人前来参观考察与学习。北京、天津、西安等城市纷纷效仿上海,相继办起了中国第二、第三、第四个葡萄公园。马陆地区的管家葡萄园、阿康葡萄园以及金山、崇明等区的葡萄大户,也都办起了各自的葡萄观光园。
“试验田”的责任

在葡萄主题公园,部分品种的亩产量远低于正常值,且种植难度很高,为什么还要种?对此,单涛笑着解释,“葡萄销售只是一方面,带动整个葡萄产业提质升级才是自己的终极目标。”现在,光是葡萄主题公园500亩基地中就有五六十亩是用来试种新引进品种,单涛会根据市场反馈来调整品种,如果效益好,就向农户示范推广,如果不好,则推翻重来。
“马陆葡萄的新品种、新种植方式一向都是公开的,我们不但没有藏着掖着,而是通过示范推广的方式与种植户分享。”每年,单涛会牵头举办葡萄早熟品种展示暨葡萄产业发展论坛和马陆葡萄中晚熟品种品鉴会,邀请行业专家、学者、企业、种植户齐聚一堂,讨论地产葡萄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现场积极推广新品种。从事葡萄经营以来,单涛的心中始终装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秉持从父亲那里传承的理念,“做农业要凭良心做,不能只想着一亩的产值,还要多想着为社会做点什么。”
一年到头,除了待在葡萄园,剩下的时间,单涛奔波全国各地,培训、授课,不遗余力地展示推广马陆葡萄的种植技术和理念。自嘉定区结对帮扶云南楚雄州后,单涛每年都会到云南宣讲、招收农民工,从解决就业和提高当地葡萄种植技术入手,帮助当地农户脱贫。截至目前,单涛已在云南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