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

Shanghai Melons & Fruits Association

探访上海淼洋合作社西瓜生产基地
来源: | 作者:guaguoxiehui | 发布时间: 2023-05-17 | 2311 次浏览 | 分享到:


5月11日,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秘书处、上海绿妮瓜果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位于浦东新区泥城镇的上海淼洋果蔬专业合作社,实地探访该合作社在西瓜生产技术、销售和应对难点痛点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采用瓜稻轮作技术

走进淼洋合作社西瓜基地,一座座高大宽敞的连栋大棚整齐排列,颇有气势。大棚里,碧绿的藤蔓上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色泽鲜艳,十分诱人。

“采用瓜稻轮作技术,今年这里种了西瓜,以后几年就得种水稻,看,那里就是水稻田。”上海淼洋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晓英指着大棚东面大片已经翻耕、露出黄色泥土的稻田说。眼下,正是南汇8424西瓜集中上市的时候,董晓英带领员工每天采摘、运输、包装、销售,忙得不亦乐乎。



董晓英是一位80后新农人,2019年被评为“首届泥城十大优秀青年”,她的合作社还获得了“上海市级示范合作社”、“上海市级示范家庭农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训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等荣誉。谈到南汇8424西瓜种植技术,这位80后新农人如数家珍。她说,浦东南汇东部地区的盐碱地土壤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合“8424”生长,但是种瓜技术很重要,而采用瓜稻轮作技术是关键,即每一块西瓜地,前期都需要种植至少5-7年的水稻,才可以种1年西瓜。如果同一块地,第二年还是种西瓜,就会导致长势不良、病虫害增多、西瓜质量下降的现象。这是瓜农在长期的西瓜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通过瓜稻水旱轮作,可以确保土壤肥力、西瓜优质。合作社实行“稻瓜轮作”技术种出来的西瓜,皮薄圆整,肉质细嫩,味道鲜甜。



“农二代”的开拓进取

董晓英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本地农民。吃苦耐劳的父母最初在村里承包土地种植西甜瓜,是当地有名的种瓜能手。2015年,董晓英和丈夫赵进军接过合作社的担子成了“农二代”。

董晓英一旦下决心回归农业,就不怕任何困难。她虚心学习,积极参加了浦东农广校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授课的都是一些农业领域的“老法师”,他们的宝贵经验和现身说法,给了她很多的启发,使她对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如何做一名新型职业农民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她还虚心向“老法师”请教,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她总是亲自参与西、甜瓜的育苗、除草、施肥、采摘等各个劳作环节;同时,自学研究相关书籍,将学到的科技知识巧妙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来提高现代种植水平。

在生产实践中,她逐渐感悟到传统的生产种植已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光有吃苦勤奋的干劲还不够,还需要有现代农业科技的知识、畅通的市场信息和新的销售渠道,以更好更快地顺应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的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