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下午,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秘书长秘书处、上海花厅果林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绿妮瓜果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位于浦东新区大团镇的上海谷东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参观学习该合作社在甜瓜生产、销售和应对难点痛点等方面的做法经验。
4月21日下午,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秘书长秘书处、上海花厅果林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绿妮瓜果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位于浦东新区大团镇的上海谷东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参观学习该合作社在甜瓜生产、销售和应对难点痛点等方面的做法经验。

“眼下甜瓜已进入集中上市期,这几天采摘、包装、销售特别忙。”在谷东甜瓜生产基地、大团镇金石村董村团芦港北面的一片钢管大棚里,上海谷东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唐强荣正在瓜棚里忙碌着。大棚内,翠绿茂盛的藤蔓枝叶间,露出一只只嫩绿透白的甜瓜。

唐强荣是一位80后瓜农,今年他种了50亩“玉姑”甜瓜。唐强荣原来是开汽车修理厂的,2013年他“弃工务农”,回到家乡成立了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多亩,种植西瓜、甜瓜、水蜜桃、梨、蔬菜、水稻等特色农产品。于是,开服装店的妻子黄红也和他一起回乡搞起了农业。

说到种瓜技术,这位40岁的年轻瓜农头头是道,搭棚、育苗、移栽、晒苗、打头、整枝、座果等都实施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施有机肥等。唐强荣说,“留熟”对提升甜瓜的质量很重要,一个甜瓜从结果到成熟采摘,一般需要为40-45天,多年来,他们也是按照生产标准去做的。但今年遇到了新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不少30-35天就“摘青”上市的甜瓜,价格卖得便宜,对品牌甜瓜的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现在做农产品销售,必须借助互联网开拓线上销售。”负责合作社农产品销售的黄红深谙依托电子商务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的道理。最初的时候,合作社生产的果蔬等农产品主要依靠基地销售、游客采摘和周边市场销售,疫情发生后,传统销售的收益下降很快。于是,黄红学习了网络销售技能,尝试利用微信、网络直播、短视频等线上销售,农产品销量逐渐提升。尝到甜头之后,黄红借助互联网开拓线上销售的创新之举一发不可收。发展到现在,合作社邀请专业人员建立了电子商务团队,先后开通了抖音直播间、淘宝直播间、短视频直播等销售渠道,合作社的主播在手机摄像头前足不出户就把瓜果卖到了各地,走出了一条依托电子商务开拓农产品线上销售的新路。

黄红说,现在搞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倒不愁,最担忧的就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果蔬农产品销售不出去。因此,合作社把开拓线上销售作为重中之重。目前,电子商务团队人员有6人,线上销售量占合作社全部销售量的70%以上。合作社与60余家农户签约,通过开拓线上销售,使农产品从原产地直达市民手中,让城市居民受益的同时也让农民实现增收。
说到遇到的难点和瓶颈问题,唐强荣坦言,现在合作社种植瓜果蔬菜的大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农,同时,劳动力成本、农业的成本不断提高,成为发展的瓶颈和痛点。田里农活他都要自己去操作,总是忙不过来。他希望今后农业机械化能加快发展,有更多的知识型、技术性、年轻的新农人出现,这样,农业才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