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柑橘行业2023年全产业链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分析报告》近日出炉。该报告显示,中国是柑橘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柑橘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柑橘种植面积、产量居世界之首。我国柑橘生产重点省份有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四川、广西、广东、江西、重庆和台湾等10省,其次是上海、贵州、云南、江苏等地。上海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规模化栽培柑橘,主栽种类以早熟温州蜜柑为主,“宫川”占总量的90%左右;2010年以来,先后开展了“马家柚”“红美人”的引种栽培,到2022年,两个品种的栽培面积达4200余亩。
生产

近年来,上海柑橘生产面积呈下降趋势,从2011年的10.64万亩减少到2022年的5.04万亩,减少了一半以上,占果树总面积的比重由35%降至29%。由于“红美人”等优良品种的示范推广,2022年柑橘生产面积与前三年基本持平。2022年柑橘设施栽培面积达到3000余亩。
2011-2022年,柑橘的平均亩产为1992公斤,亩产量大小年情况明显,2022年受低温冻害影响,亩产量仅1432公斤,和2021年相当。受种植面积减少和亩产量变化影响,2022年总产量为6.35万吨。

近年来上海市柑橘新优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验示范增多,随着“红美人”“春香”“甘平”“沃柑”等优良杂柑品种的种植,尤其是“红美人”,因其品质极优的特性而发展迅速,2022年栽培面积达3524亩,柑橘产业的品种结构更加合理。
2022年上海柑橘主栽品种虽仍以“宫川”为主,但占柑橘栽培面积的比例下降到84%。随着设施柑橘栽培发展,“红美人”栽培面积开始增加。上海地区不同品种的柑橘上市时期延长至10月—次年2月,共5个月。

由于相关土地政策影响,预计2023年上海柑橘生产面积将有所下降,不足5万亩。
今年柑橘生产总体属正常年份,成熟采收期在10月下旬至次年2月,成熟上市期与往年基本一致。露地橘园总体上管理较为粗放,但中后期雨水适宜且光照充足,柑橘品质较好;“红美人”等杂柑类品种由于设施栽培管理到位,且随着树龄的增加,其品质将进一步提高。预计2023年柑橘平均亩产量1600-1700公斤,总产量约7万吨。
组织形式趋于规模化。全市具有一定规模(30亩以上)的橘园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从郊区不同产区来看,崇明区绿华镇等地多为本地农民种植,散户占比约70%,规模化占比30%;横沙岛以规模经营为主,散户占30%左右,规模化占70%左右;长兴岛因上海柑橘龙头企业上海前卫柑桔有限公司位于本岛,其总体规模化程度较高,占比80%,散户占20%。金山区、奉贤区、浦东新区、青浦区等地大多为规模化种植,占比90%以上。
销售

近年来,上海地产柑橘销售方式分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两种。线下销售特别是果园直销是上海地产柑橘的主要销售方式,占总销售量的50%左右;线下的批发市场、门店销售、公园直销、团购约占销售量的35%左右。柑橘线上销售从2016年开始起步,到2022年销量已占总销量15%左右。
近五年来上海柑橘田头价呈逐步上升趋势,2017年田头价格首次突破2元/公斤,达2.23元/公斤;2020年价格走低,为1.52元/公斤;2021产量低,田头价格首次突破3元/公斤;2022年持续走高,达到3.47元/公斤。近年来年平均总产值为2.45亿元,2018年突破3亿元,为3.07亿元;2020年受单价下降影响,总产值仅为1.61亿元,为近年来最低水平;2021年单价高、产量低,总产值为1.9亿元;2022年总产值为2.2亿元。

上海销售国产柑橘总量逐年上升,从2012年30万吨到2021年68.6万吨,2022年受疫情影响下降到55万吨。主要货源来自四川(重庆)、湖南、江西、广西、福建等地。
综合分析,2023年上海地产柑橘中约70%将进入周边市场,主要运往江苏、山东、安徽等地销售,早期少量去往广东、福建;约20%进入上海本地市场;还有约10%种植户自己消耗。销售形式上,进入周边市场主要为批发;进入上海市场的主要分为四种,即田间采摘和田头直销、电商和渠道销售、公园直销、上门批发,其比例大约为20%、10%、10%和60%。上海地产柑橘销售宜采用“分批采摘,分级销售”策略。目前,上海地产柑橘进行分级销售的比例大约为30%,精细化分级(糖度定量分级)比例还很低。

受产量高、整体经济形势严峻等影响,今年全市地产柑橘平均销售价格(田头价)预计略低于去年,在3元/公斤左右。地产“红美人”等优质品种柑橘销售价格受正负两种因素影响,正面是面积少、大棚种植品质较好且大部分合作社具有稳定的销售渠道;负面是整体经济形势严峻及四川、江西等地“果冻橙”“爱媛橙”等露地低成本栽培的价格冲击,综合以上因素,全市平均销售价格(田头价)预计在20~30元/公斤。
上海柑橘类水果的生产面积不断减少,柑橘消费量却逐年上升,柑橘类水果出口创汇的需求不大,预计2023年上海地产柑橘类水果将不会出口创汇。
来源:东方城乡报 上海市农产品(瓜果)全产业链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分析团队
链接
全国柑橘生产概况

全球范围内,柑橘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百果之首,中国柑橘种植面积、产量居世界之首。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09-2015年柑橘优势生产规划,明确了5个柑橘优势生态区,一是长江上中游柑橘带,湖北秭归以西、四川宜宾以东,以重庆三峡库区为核心的长江上中游沿江区域,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8%左右;二是赣南-湘南-桂北柑橘带,以江西赣州、湖南永州、邵阳和广西桂林、贺州等地,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15%左右;三是浙-闽-粤柑橘带,东南沿海地区,面积和产量占全国的20%以上;四是鄂西-湘西柑橘带,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12%;五是特色柑橘生产基地,这些区域因其品种及生态条件独特,成为我国柑橘产业中极具特色、不可或缺的柑橘特色基地,即南丰蜜橘基地、岭南晚熟宽皮橘基地、云南特早熟柑橘基地、丹江库区北缘柑橘基地和柠檬基地,占全国柑橘面积和产量的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