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葡萄行业2023年全产业链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分析报告,截至2022年底,中国葡萄栽培面积达1089万亩,产量1431万吨。从2014年起葡萄栽培面积跃居世界第二,而鲜食葡萄产量从2011年开始一直稳居世界首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葡萄生产大国。上海属于我国南方葡萄栽培区,虽然土地资源紧缺,限制了产业的规模发展,但在品牌建设、设施栽培技术与智能化发展方面,走在南方栽培区的前列。葡萄生产也是上海四大主栽果树中发展最好、效益最高的产业,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上海地产葡萄品牌营销近年来也得到较快发展,据上海市嘉定区马陆葡萄协会统计,2016年以来,品牌“马陆葡萄”从4800多亩种植面积减少到2022年的4398亩,但品牌“马陆葡萄”销量却一直在增长,2022年销量达到了124.6万箱,比2016年的57.8万箱增加了115.6%。另外,金山“施泉葡萄”品牌销量也从2016年的5.3万箱增加到了2022年的19.7万箱,增加了271.7%。
近年上海地产葡萄的价格呈逐年上涨趋势,十年平均价格约为11.93元/公斤,平均亩产值约1.53万元。但由于近年来种植面积的大幅减少,上海地产葡萄总产值从2013年的11.53亿元下降到2020年的6亿元,累计下降了近50%,2021年、2022年由于单价高,总产值略有回升。
从上海主要批发市场情况来看,国产葡萄早中熟的“夏黑”和中熟的“巨峰”由于面积减少销售价格上升,新增的“阳光玫瑰”销售价格开始走低,但价格仍高于“巨峰”。上海葡萄2018~2023年月均批发价为15.84元/公斤,整体呈上升趋势,2022~2023年葡萄批发价格居高不下。
近年来,上海销售外省市葡萄量呈增长趋势,从2013年8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22万吨,2021年、2022年受疫情影响比2020年略有回落。

进入上海市的葡萄主要来自浙江、山东、陕西、江苏、云南等省份,2022年,邻近的浙江省已成为上海葡萄的最大输入地;春夏季云南、夏秋季浙江和江苏、晚秋季辽宁、山东、新疆、河北和陕西等地的葡萄先后大量进入上海市场。
2015-2019年间,上海平均每年进口鲜葡萄5.01万吨,年平均进口额8.4亿元,进口平均单价约16.8元/公斤。2018年进口单价为16元/公斤,为近年来最低水平。2020年前7个月,葡萄进口均价为18.33元/公斤,为近年来最高价格。

2023年,上海地产葡萄销售方式仍主要以线上销售和线下销售两种。疫情放开以后,线下销售特别是果园直销占比有所提高,占总销售量的40%~50%,为上海地产葡萄的主要销售方式;线下的批发市场、门店销售、团购约占销售量的30%。随着冷链物流的方便快捷和直播带货等多种促销形式,葡萄线上销售量将有所上升,预计占总销量20%~30%。
根据葡萄品种、品牌和上市时间不同,大宗消费葡萄大多在10~30元/公斤,精品品牌葡萄销售价格将高达100元/公斤。

链接
全国葡萄生产概况
全国葡萄种植面积近年来逐步增加,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