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产业发展满怀激情,其果园面积从经营初期的50亩发展到现在的280亩,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葡萄销售从初期的滞销到现在供不应求,实现新品种葡萄亩产值突破10万元,平均亩产值达到4.5万元。随着“施泉”品牌越叫越响,卢玉金也成为全国葡萄行业的领军人才,并以自己的葡萄种植技术带动金山葡萄产业发展,带领果农致富。

他对产业发展满怀激情,其果园面积从经营初期的50亩发展到现在的280亩,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葡萄销售从初期的滞销到现在供不应求,实现新品种葡萄亩产值突破10万元,平均亩产值达到4.5万元。随着“施泉”品牌越叫越响,卢玉金也成为全国葡萄行业的领军人才,并以自己的葡萄种植技术带动金山葡萄产业发展,带领果农致富。
2007年6月12日,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金山区吕巷镇调研时,提出“金山要建设百里花园、百里果园、百里菜园,成为上海的后花园。”“三个百里”的指示,让刚经营施泉葡萄园不久的卢玉金大受鼓舞,便对自己立下“要种出最好葡萄,带动金山葡萄产业发展”的军令状。近20年来,“三个百里”既是推动卢玉金创业创新的“及时雨”,也是促进他发展产业的指路明灯。
攻坚克难
创业初期勇于实践探索

2001年,卢玉金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推荐,肩负“将自己的葡萄技术带过来,把金山葡萄产业带动起来”的重任,从浙江富阳来到金山吕巷,经营起了施泉葡萄园。当时,果园面积仅有50亩,由于设施和品种不佳,葡萄园损失惨重。面对这种情况,卢玉金寝食难安,但从不灰心,潜心钻研、谋划思考,如何彻底改变现状。为了寻找适合本地区种植的葡萄品种,他一方面虚心听取相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一下子引进了15个新品种进行试种。

自此,他以果园为家、与葡萄为伴,起早摸黑,一心扑在葡萄新品种的栽培管理和技术研究上。早春时节,他整夜观察棚内温度变化,夏天看葡萄的坐果情况,秋天检测葡萄口感和糖度,积累第一手资料。就这样,他坚持数年,反复进行葡萄品种的淘汰、引进、再淘汰、再引进,经过早春大棚葡萄防冻害、夏季高温防热害和大棚内温湿度调控等一系列实践,逐步摸索出了一套设施葡萄标准化栽培技术;另一方面,他经过市场调查,找准发展优质、高档葡萄的市场定位,逐年引进和研发新品种,淘汰劣质品种。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年的努力,引进种植的“夏黑”“申华”“阳光玫瑰”等20多种葡萄,深受消费者欢迎,从而在全市的葡萄行业中崭露头角,施泉葡萄的知名度、美誉度逐年提升。
勇于登攀
创建规模型葡萄生产基地

2007年6月,“三个百里”指示如强劲东风吹进了初露头角的施泉葡萄园,卢玉金联系果园现状总感到自己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果园面积小,难成气候,对照“三个百里”要求差距甚大。要花大力气,建设一个上档次的规模型生产基地。
2010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下,在白漾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他抓住机遇,把葡萄园扩建到200亩。园内新建长300米、宽8米、高5.5米的葡萄景观长廊,以及4000多平方米景观大棚、新型大棚、连栋大棚,配备滴灌供水,水泥道路、标准沟渠错落有致,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每当葡萄成熟季节,葡萄园内车辆往来不绝,销售厅内人头攒动,葡萄棚内游客如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