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产业发展满怀激情,其果园面积从经营初期的50亩发展到现在的280亩,经济效益不断提升,葡萄销售从初期的滞销到现在供不应求,实现新品种葡萄亩产值突破10万元,平均亩产值达到4.5万元。随着“施泉”品牌越叫越响,卢玉金也成为全国葡萄行业的领军人才,并以自己的葡萄种植技术带动金山葡萄产业发展,带领果农致富。

近年来,已有10多个国家、8个省市、2万多人次的农口系统干部、技术人员莅临施泉,葡萄专家技术论坛、金山区中学生研学劳动教育实践、“田园五镇”葡萄节等重大活动都在施泉举办。各种荣誉也接踵而来,施泉葡萄园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园区、上海市优秀基层党组织等殊荣;施泉葡萄已有11个品种获得全国金奖,成为全国葡萄行业的领军单位。卢玉金也成为“风云人物”,先后被评为全国林业系统劳模、“大国农匠”全国种植能手、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
高质发展
创建智能化葡萄示范区

2019年10月,卢玉金赴日本考察葡萄智能化生产基地。此次考察令他大开眼界,他决定将葡萄园改造成葡萄智能化生产基地。
改造方案很快得到了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总投资1300多万元的“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设施栽培葡萄智能化生产管理创新栽培技术研究项目”于2020年10月在施泉落地。经过3年奋战,该项目已在2023年圆满完成。
目前,果园南侧60亩智能化连栋大棚已实现生产,棚内栽培的“阳光13”“莱莉香”“天朗”“七星女皇”“晨香”“黑色皇冠”“弗蕾无核”等新品种葡萄将进入盛期。实践证明,该项目可提高土地利用率35%,温湿度统一调控后进一步提升了葡萄品质,同时还节省了劳动成本,成为上海市郊葡萄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技术辐射
葡萄技术基地扬帆起航

在金山、宝山“南北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2023年10月,卢玉金大胆勾画了施泉葡萄园跨区发展——在宝山区创建施泉葡萄技术基地的蓝图,并得到市、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总投资1400多万元的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高标准葡萄技术基地项目在宝山区落地。该基地面积80.5亩,全部为连栋薄膜温室。旨在努力提升施泉葡萄科技含量、精心打造施泉葡萄品牌样板,为宝山人民传授施泉葡萄技术。
目前,该项目正紧锣密鼓进行,项目完成后,将成为传授、辐射施泉葡萄种植技术的窗口、带动宝山葡萄种植户致富的基地。卢玉金高兴地说:“金山宝山间隔160多里,葡萄落实‘南北转型’,圆了我的百里葡萄梦。”
多措并举
带动果农共同致富

多年来,卢玉金一如既往地把自己的葡萄技术无偿传授给葡萄种植户,带动果农共同致富。如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提高果农栽培技能。他每年为果农开展技术培训不少于6次,使果农受益匪浅。同时为果农“出诊”,现场为葡萄“搭脉治病”。据统计,10多年来,已有1000多户次、1万多亩葡萄享受过他的技术红利,挽回因种植技术引起的损失8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