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

Shanghai Melons & Fruits Association

让本地葡萄搭上“电商快车”
来源: | 作者:guaguoxiehui | 发布时间: 2024-02-05 | 1756 次浏览 | 分享到:




今年是樊江锋从母亲手中接班葡萄园的第15年,从对农业一知半解的“门外汉”到以新思维、新科技搭建起马陆葡萄网、马陆葡萄旗舰店小程序的“葡二代”,他带领种植户们搭上电商快车,让马陆葡萄走出上海,飞向全国。

1981年,当时的嘉定马陆地区种下了第一株“巨峰”葡萄,开启了马陆葡萄的产业和品牌之路。历经40多年,从“种3亩葡萄,两年就成万元户”到为葡萄种植户带来超亿元的年收入,葡萄已成为当地农户的一份甜蜜产业。如今,不少老一代葡萄园主“退位”,“葡二代”以新思维、新科技登上舞台,为马陆葡萄产业做大做强贡献新力量。

今年是樊江锋从母亲手中接班葡萄园的第15年,樊江锋出生于“葡萄小镇”马陆镇,计算机专业毕业后曾在公司工作多年。从对农业一知半解的“门外汉”出发,樊江锋在与葡萄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结合自身专业,搭建起马陆葡萄网、马陆葡萄旗舰店小程序,把马陆葡萄挂上“网”,带领马陆葡萄种植户们搭上电商快车,让马陆葡萄走出上海,飞向全国。


葡萄界的跨行新人



樊江锋的母亲金惠娟是马陆镇最早一批葡萄种植户,而他本人在2010年以前一直在企业工作,走进葡萄园,一开始只是“想着帮家里忙”。

“我母亲很会种葡萄。”谈起母亲,樊江锋满是自豪,2003年,母亲金惠娟在马陆镇相关领导的提议下,开始在大裕村种葡萄,经过几年的技术学习和反复尝试,金惠娟的葡萄越种越好,品质大大提升,自2008年起连续三年获得马陆镇葡萄评比金奖,“她带动起周边农户一起种葡萄,收了几个徒弟,还被评为‘上海市双学双比女能手’。”樊江锋介绍。

随着家里葡萄名声传开,葡萄生意也越做越好,“当时,母亲就和我商量决定成立上海惠娟葡萄专业合作社。”樊江锋回忆道,“老一辈是种植能手,但对管理的概念不大熟悉。”考虑到父母年纪渐长,没有更多精力去管理合作社,有着多年企业管理经验的樊江锋,决定回家与父母一起做好葡萄事业。

然而,当他真正回到葡萄园后,原本信心满满的他傻眼了。“合作社的模式和企业非常不一样。”樊江锋说,那是他第一次接触合作社,葡萄种植工作周期、合作社成员60岁以上的高龄等方方面面,让他发现以企业的那套经验去管理合作社是行不通的。不懂就学,樊江锋一头扎进了葡萄园,从葡萄的栽培到成熟收获,他不断地汲取知识和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专业为自家葡萄园升级。

樊江锋完成的首件要事就是注册了“惠娟”牌葡萄商标,做自己的葡萄品牌。他明确好品质、高性价比的产品定位,为消费者提供来自大自然的美味。他追求标准化绿色生产,进行葡萄“优生优育”,并引进微耕机等小型机械,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惠娟葡萄已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合作社获得“上海市安全优质信得过果园”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