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这样一位农匠,以“要种出最好葡萄、带动金山葡萄产业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20多年来风雨兼程、创业创新,用自己的过硬技能和独特技艺悉心铸造施泉品牌,以高尚的品质创新师徒帮扶、无私奉献的精神分享葡萄技术,从而带动葡萄产业发展,带领农民迈上共同富裕之路

从浙江富阳到上海金山,从上海技术大师到全国农匠大赛擂台……在上海有这样一位农匠,以“要种出最好葡萄、带动金山葡萄产业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20多年来风雨兼程、创业创新,用自己的过硬技能和独特技艺悉心铸造施泉品牌,以高尚的品质创新师徒帮扶、无私奉献的精神分享葡萄技术,从而带动葡萄产业发展,带领农民迈上共同富裕之路。
他就是上海施泉葡萄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卢玉金,业内许多人称他“葡萄大王”。在近日“大国农匠”种植能手全国农民技能大赛中,卢玉金从100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冲入全国40强,并将作为上海的参赛选手代表,出战后续赛程。

科技助力,产业兴旺
1988年从浙江农学院果树专业毕业后,卢玉金就投入到了葡萄种植行业中。20多年来,他自强不息,依靠科技,创业创新。在葡萄栽培过程中,为了生产精品葡萄,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严格控制葡萄穗重和亩产量,坚持每亩留果1000公斤左右。在农产品品质上,他坚持实施品牌战略,悉心打造“施泉”品牌,使施泉葡萄品质年年上档次,在全国优质葡萄评比中,已有11个品种拿到金奖,成为全国葡萄行业的佼佼者。

为了实现葡萄标准化生产,卢玉金会同上海农业科学院专家编制了一套《施泉葡萄高效栽培技术新规程》,促进规范化生产。每年坚持引进新品种,进行适栽性试验,摸索出一套新品种栽培技术,使20多个新品种成功落户金山。被他选中的品种既适应本地区种植,又抗逆性强、产量稳、品质优良,颇受市场青睐和追捧。在节本增收方面,卢玉金也做了不少探索和尝试,葡萄园里添置了小型拖拉机、割草机、大型喷雾机、粉碎机、各类运输车等设备,有效解放劳动力,大大节约管理成本。尤其是在肥水管理上做到精准用水、用肥,杜绝多余肥水流到园外,连清洗农具的污水也不流入外田,在确保肥效的同时也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一系列的创新管理措施下,合作社生产的葡萄与众不同,可口鲜甜、供不应求,经济收入年年提高。今年,200亩葡萄产销两旺,平均亩产值达到4.5万元,新品种亩产值超过10万元,递增20%左右。

过硬技术,跨进40强
是什么让卢玉金在本次“大国农匠”种植能手全国农民技能大赛中取得前40强的好成绩?答案是不断创新和探索出的过硬种植技术。
比如葡萄不同架式的修剪方法、新型葡萄栽培架,通过技术创新,使葡萄外型美观、品质优良、减少病虫害,方便修剪、采摘和机械化操作,而且提高土地利用率达40%,节约每亩用工15%。又比如,优良品种“阳光玫瑰”在换种时,采用“葡萄嫩枝嫁接老树”的新技术,使用肥料以有机肥为主,灌水全部采用喷滴灌新技术,使嫁接的新苗当年结果、第二年丰收、第三年高产,亩产值突破10万元,该技术获得上海果树效能提升关键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