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浦东新区书院镇李雪村的上海书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奇异莓生产基地,一座座巨大的连栋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一棵棵茶杯口粗的果树支撑起一片巨大的绿荫,一颗颗拇指般大小的翠绿色果子缀满枝头,形似枣子,通体碧绿,表皮光滑,摘一颗细品,口感软滑,清新香甜……这就是水果界“新宠”——奇异莓。

10月11日,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秘书处、上海绿妮瓜果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上海书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实地探访该合作社引进种植奇异莓,在生产技术、销售和应对难点痛点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走进位于浦东新区书院镇李雪村的上海书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奇异莓生产基地,一座座巨大的连栋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一棵棵茶杯口粗的果树支撑起一片巨大的绿荫,一颗颗拇指般大小的翠绿色果子缀满枝头,形似枣子,通体碧绿,表皮光滑,摘一颗细品,口感软滑,清新香甜……这就是水果界“新宠”——奇异莓。

邂逅奇异果被吸引
“这些奇异莓种了5年,已进入盛果期。”合作社负责人倪国平介绍,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占地面积246亩。老倪今年60岁,长期从事农业种植业,他深谙科技致富信息的重要性,与浙江大学一直有合作关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这种迷你形的奇异果邂逅,一时便被它吸引,于是在2016年引进培育苗木,第一期种植了95亩约9000棵果树,第二期种植了120亩,总面积有215亩,是目前上海规模最大的奇异莓种植基地。

“奇异莓又称软枣猕猴桃,是猕猴桃科的大落叶藤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后被新西兰引去种植,如今主要在我国北方种植。在南方地区种植,也是一次新的挑战与尝试。”倪国平说。为了保证猕猴桃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合作社建成了200余亩可以控温控湿、水肥一体的大棚栽培设施。施肥、浇水全部采用水肥一体化,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水源污染和水源浪费,做到精准化种植。

老倪说,奇异莓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及氨基酸、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及镁、铁、钾、钠等多种营养成分,有“水果之王”的美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保健食品的重视,奇异莓作为一种高端水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当初他下决心引进种植,正是看好奇异莓的发展前景。
探索三项关键技术

经过5年来的探索,合作社掌握了奇异莓标准化生产管理、全园生草栽培及复合微生物有机肥综合施用及病虫害防控三项关键技术。
据毕业于上海交大农学院的合作社技术员鲁华东介绍,为生产出高品质的水果,合作社在成立之初首先对土地进行了改良。书院地处沿海地区,土壤的碱性比较重,PH值为8以上,但适合猕猴桃生长的PH值是6.5左右。于是,采取了大量施用秸秆、羊粪等有机肥改良土壤,去除有害物质残留。为了降低PH值,灌溉不用河道水,而是处理过的雨水。

奇异莓树下的生草栽培技术,能够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小气候环境,增进地力。还采用了诱虫灯捉虫、性诱剂捉虫、黄板纸粘虫等绿色防控技术,实现了环境友好型控制害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