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盛夏,甘甜鲜美、清香四溢的南汇水蜜桃如一团团散落人间的红霞,用隐藏在果肉里的阳光、雨水和风,逐渐渲染出一个粉色的国度。

趁着骄阳,一颗颗皮薄肉厚、香气浓郁、白里透粉的水蜜桃,便登上了江南人的餐桌。剥去蜜桃那一层轻衣,带着蜜意的汁水便顺着指尖开始往下淌,唇舌先动,成熟的恰到好处的水蜜桃软而不烂,轻轻一吮,软溶细密的果肉便释放清甜,只需轻咬一口,就能感受到它所传递的密语。
江南自古出好桃

7月,产自上海南汇、江苏阳山、浙江奉化三地的水蜜桃,就在江南地区上演了“桃王争霸赛”。南汇水蜜桃是其中当之无愧的“前辈”。早在明朝,上海人就从北方引进硬桃,在露香园一带培育出了水蜜桃。天启元年,王象晋所著的《群芳谱》称:“水蜜桃,独上海有之。”此后,水蜜桃种植流传开来,奉化水蜜桃和阳山水蜜桃都师承这一脉。
一方水土养一方桃。南汇、阳山、奉化的水蜜桃师出同门,却因地理条件和种植技艺不同而风味各异。南汇地处上海市东南部,临海濒江、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富含有机质、偏碱性、透气性好的土壤满足了优质蜜桃的生长需求,孕育了南汇水蜜桃的独特品质。

水蜜桃好吃,种植起来却绝非易事。写好“土特产”的大文章,离不开经年累月的实践积累。2001年,原南汇县农业委员会为水蜜桃创建了专门的研究所,开展科研活动。之后,与日本山梨县合作成立桃研基地,签订了《提升南汇水蜜桃品质合作意向书》,双方技术交流频繁,2012年~2014年,浦东新区先后引进桃新品种21个,种质资源品种数量达到182个,确立“大团蜜露”“新凤蜜露”“湖景蜜露”为南汇水蜜桃限定种植品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织桃研究所结合农户种植经验,加强土壤分析和地块评级,明确适合该三大品种栽培的地域范围,确保在特色地块上种植最适宜的特色品种,以制度手段凸显“南汇水蜜桃”的品种特色和风味优势。
品牌加持火出圈

品牌建设管理是打造好口碑的金钥匙。从2011年起,浦东新区大力推进“三品”(最优品种、最好品质、最响品牌)战略进程,支持浦东新区农协会建立品牌专业委员会,将“南汇水蜜桃”列为首选果品进行品牌整合和实施可持续发展规划。2012年,品牌专委会牵头上海桃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桃咏桃业专业合作社等主体组建非法人性质的南汇水蜜桃品牌合作联社。11年间,共发展成员单位46家。

据悉,品牌合作联社以《生产技术操作规范》《产品质量规范》《产品包装标识规范》等团体标准为抓手,实行“六个统一”,即技术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据浦东新区农协会工作人员介绍,该套管理制度贯穿整个生产、分级、包装、销售全过程,既讲究自律,也重视他律。除此之外,在标准化生产与管理方面,浦东农协会还要求各联社成员单位及其生产基地和签约农户全面推行生草覆盖、种植绿肥,在追施有机肥料的基础上增施饼肥或蚯蚓肥,以此来增加土壤透气性,改善土地肥力,并联动所有生产基地、签约农户全部使用小林纸套袋或原浆纸套袋,推广杀虫灯和黄板等生态防控举措,打造绿色、优质基地。2022年,联社共销售“南汇水蜜桃”35万标准箱。2023年,浦东新区南汇水蜜桃种植面积约2.3万亩,产地遍布大团镇、新场镇、川沙新镇、书院镇等区域,产量约达2.5万吨。


品牌南汇水蜜桃的老包装(上)和新包装(下)
在南汇水蜜桃上市前,品牌专委会还将组织专家从46家品牌合作联社生产基地、签约桃农水蜜桃随机抽样,送浦东新区农产品检测中心检测。同时,为持续擦亮南汇水蜜桃金字招牌,浦东新区通过激光防伪、微信查询防伪、数字水印防伪等方法,着力提升产品防伪技术,用新理念、新技术为农产品保驾护航。
未来,浦东新区将继续写好“南汇水蜜桃”这一土特产文章,从生产、销售、品牌等多方面提质增效,以桃拓产业、以桃聚人气、以桃扬文化、以桃美环境,将南汇水蜜桃产业打造成浦东新区都市现代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乡村产业甜蜜升级。
来源:上海三农 文 刘晴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