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航头镇丰桥村航南路1000号,穿过高大茂密的树林,跨过一座桥,眼前是农夫果园的200亩翠冠梨基地。一棵棵梨树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翠绿,树下青草郁郁葱葱
2次获得由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上海市园艺协会、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联合评定的金奖。
农夫果园打造了从基地采摘、仓储配送、产品深加工到批零商贸、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等一体的数字化产业链条。在上海建立的落地仓库面积32000平方米,品牌旗下拥有各类厢式货车、挂车、冷藏车20余辆,形成专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利用供应链优势,果园通过数字中台+数据运营的方式,重组供应链的路由规划和资源分配,做到降本增效,完善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的供应链服务体系。
探索休闲农业

农夫果园还积极探索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利用300亩果林面积,发展观光、休闲、亲子农耕教育、青少年劳动教育基地等项目,成为浦东新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闵行区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优秀合作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科研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古法碾米、搓草绳、磨豆浆、锄草翻土农耕劳动、梨树养护体验(修剪、施肥、疏果、套袋等)等劳动实践活动,让孩子们探索和认知果实生长的奥秘。
为脱贫攻坚作贡献

农夫果园经理盛忠良说,作为一家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号召的企业,农夫果园始终走在“消费帮扶”的道路上。一是对贫困地区农产品进行销售帮扶。坚持源头直采、基地直供,不断引入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等地的特色农产品,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推广、宣传和销售,在为上海及长三角的消费者带来优质产品的同时,也为贫困地区的农民进行销售帮扶。二是技术、管理下乡。农夫果园在新疆、云南、西藏、青海等地建立了消费协作产业基地,逐渐从终端渠道帮扶上行至技术管理帮扶,从精准帮扶下沉到深度帮扶。通过技术、管理下乡,帮助欠发达地区农户(合作社)提高种植、管理技术。三是投资建立现代化生产示范基地。上海农夫果园董事长张有连率技术人员,深入云南大理对葡萄、红雪梨、车厘子、软籽石榴、沃柑、火龙果等生产基地进行考察,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在培训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进行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盛忠良表示,未来农夫果园将继续扎根浦东,深耕助农领域,在应对“三老”问题方面探索创新,实施老果园改造、提升果品质量,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瓜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协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