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消费者青睐、葡萄种植户抢着种的“阳光玫瑰”大范围失宠,不少种植区域地头价格跌到每斤10元以下,如今,高产低价的趋势仍在蔓延。“阳光玫瑰”作为市场上的“宠儿”,上海品牌化葡萄种植经营户是如何进行品牌培育,又是如何守护“阳光玫瑰”
在过去坚持品牌标准的20年中,五四农场打响了“心心”有机葡萄品牌,顶层设计中优质、健康的品牌定位扎根消费者心里,因此“心心”牌“阳光玫瑰”葡萄从一开始就刻上了品牌的优质标准。虽然在过去五年间,“心心”牌葡萄没有继续获得上海地产葡萄大赛的金奖,但是,“心心”品牌的消费者并没有因此流失,反而通过口口相传,不断突破线上销售的比重,2022年线上销售额达到了30%,而且,线上销售增加趋势依然不减。
被誉为上海第一葡萄区域公用品牌“马陆葡萄”和上海第一葡萄企业品牌“传伦”品牌的品牌运营负责人单涛认为,好品质当然是有标准的,但是,对于经营者来说,应当把好品质的标准上升为品牌的标准,用品牌的标准守护产品的品质,做到这一点,任何一家“阳光玫瑰”葡萄种植经营户都能种出和该好品种相匹配的优质葡萄,种出让消费者满意的品质。

用“满意品质”
积攒品牌美誉度
“阳光玫瑰”之所以成就了葡萄中的“爱马仕”美誉,是因为大小适中、甜而不腻、果肉脆爽、色泽如玉并带有浓郁玫瑰香,这些品质元素都不缺,就能够基本达到消费者满意的品质要求。那为何市场上出现大量低质低价的“阳光玫瑰”葡萄?是技术设施跟不上,还是葡萄种植经营户管理跟不上?
“技术不是问题,设施、管理也不是问题,主要是大多数种植经营户没有品牌,做不到优质优价,而‘阳光玫瑰’种植成本高,如果种植户急功近利,势必会用高产低价方式实现投入回报平衡并获利。”单涛说。

记者通过单涛了解到,云南某县规模化经营“阳光玫瑰”,在短时间里形成30亿元产值,这个数字看起来相当让人振奋,但实际上目前盈利的种植户不超过30%。以此类推,因投资“阳光玫瑰”失败而造成的社会财富损失是巨大的。由此说明,再好的品种,如果兑现不了附加值,也很容易留下一地鸡毛。
对于以鲜食为主、带有明显季节性的葡萄产品,好品质一定能形成品牌,进而产生品牌附加值吗?
单涛和彭莲花对此都予以肯定,并且强调了满意品质的重要性,即消费者满意的品质对积攒葡萄品牌美誉度的重要性。
“对于鲜食好品种来说,高产又优质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严控产量保证质量,消费者才会满意。”单涛说。

彭莲花现身说法支持了单涛的观点。她告诉记者,对于鲜食葡萄消费者,葡萄新鲜、口感好是舍得出高价的心理支撑,如果能给消费者提供一以贯之的好品质,不同的品种也都能稳定持续地保持好的品质,消费者不但会记得品牌,还会传播品牌,自己成为品牌忠诚消费者,还能为品牌带来更多的忠诚消费者。
以“阳光玫瑰”为例,五四农场有机葡萄园在坚持亩产不超过1800斤、粒数不超过80粒的控产基础上,连年大量施用有机肥,发现葡萄园土地盐碱地影响到葡萄品质之后,迅速通过天然雨水冲洗降低盐碱度的方式恢复“阳光玫瑰”的口感和品相。积攒下的“心心”牌美誉度则通过优质优价获得应有的附加值,让企业保持新品种引进培育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