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秘书处组织会员单位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位于浦东新区惠南镇的上海苗荟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参观学习该合作社在改造老果园、采用新的种植模式和应对“三老”问题等方面的做法经验。
“这里采用了新的种植模式,行距宽,便于机械作业,通风透光,桃子品质好……”在惠南镇四墩村大治河北岸的上海苗荟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桃子生产基地,一棵棵健壮的桃树上硕果累累,阵阵桃香扑鼻而来。合作社负责人刘苗会说,这里实施老果园改造后,采用了全新的种植模式,目前已进入盛果期。

创新桃树栽培技术
南汇水蜜桃作为最具上海特色的果品,不仅栽培历史悠久,而且在市民中享有盛誉,而惠南镇是水蜜桃之乡。前几年,随着“树老、地老、人老”问题出现,传统的开心型栽培模式暴露出诸多弊端,比如用工量大,成本高,行间狭窄,通风透光差,机械难以入园,水肥灌溉浪费大,制约了水蜜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15年11月,作为“上海市高新技术引进人才”落户南汇、已经在上海沪郊蜂业联合社工作12年成为副总经理的刘苗会告别了蜂蜜事业,成立了上海苗荟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带领11名青年职业农民,开始了以水蜜桃老果园改造为起点的农业创业之路。
刘苗会在大治河沿线看到,这里的桃树都是传统的开心型栽培模式,树龄超过16年,产量、品质和效益都比较差。他从中流转了200亩土地,打算进行老桃园改建。

刘苗会深谙依靠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理,他在上海农业科学院林果所和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指导下,大胆实施老桃园改造,对老果树进行了整体砍伐,通过全面清理、水淹消毒、土地平整、深翻晾晒、施埋有机肥等土壤改良修复的步骤后,引进了湖景蜜露、新凤蜜露、大团蜜露、锦绣黄桃等优质水蜜桃品种;新桃园淘汰了原先密集种植的“开心形”模式,采用全新的四主枝挺身形模式进行种植。刘苗会希望通过创新桃树栽培技术,打造一个南汇水蜜桃高品质的样板。
新桃园桃树行距4-5米,通风透光、减少了病虫害;实现水肥割草打药水等全程机械化,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采用全园套袋和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生态防控等对水蜜桃进行全生命周期管护;同时引进专业技术指导员提供桃树生长全流程的栽培、管理技术,从根本上提升水蜜桃的品质。

不断创新提升
“这里还有采用Y形种植模式的。”在大治河畔另一处桃园里,只见一棵棵桃树整齐排列,每一行桃树前后及中间都有一个用方钢制成的Y形支架,桃树侧枝也呈Y形被固定着,桃树已经长得有拳头一般粗,高约3.5米,Y形树杈间有一根黑色的管子通过,这是水肥一体的滴管。刘苗会说,这里的40亩桃树是前年种的,采取Y形种植模式。
2021年夏天,一场名为“烟花”的台风袭来,连续4天的大风暴雨,导致其中40亩桃树果子掉落,而且因为水淹严重桃树全部死亡,损失惨重。
“搞农业靠天吃饭,在自然灾害面前,不服不行。”刘苗会说,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不断改进提高。于是,他针对浦东沿海地区夏季多台风的特点,将栽培模式改为Y形的。桃树的行距5米、间距4米,通过Y形方钢支架将桃树侧枝连成一片,在机械化、省工化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防风抗灾能力。
合作社还种植了80亩上海蜜梨,品种有翠冠梨、早生新水、沪018等,采用了主干形栽种模式。刘苗会说,从建园开始就考虑到机械化、省工化,行间距较宽,便于机械操作;比方说,割草从原来乘坐式割草机到现在使用的秸杆还田机,工作效率从原来的3天到现在的8个小时完成。
刘苗会以绿色低碳循环的理念打造安全纯正的果园。桃树、梨树林下推行生草覆盖,他说,林下生草能够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小气候环境,改善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增进地力。
针对农业劳动力和农技人员严重短缺、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等问题,苗荟合作社在实施新的栽培模式实现机械化、省工化的同时,创办了“农民田间教室”,经常聘请专家开展农业职业技术培训,培养农业技术人才,提升一线果农的素质。
种最好的水蜜桃
苗荟合作社是南汇水蜜桃、南汇蜜梨品牌合作联社成员单位,从授粉、疏果、套袋、留熟、采摘、包装、销售等环节,都严格实行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商标、统一包装标识、统一零售指导价的“六个统一”。
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是梅雨期,连续阴雨天气会对桃子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刘苗会选择的“湖景蜜露”“锦绣黄桃”等桃子都在7月中旬以后上市。7月上旬的时候,就有客户订购水蜜桃,刘苗会如实相告,早采的不甜,现在是水蜜桃的“留熟”期,耐心留熟能优化桃子的品质。7月13日,已到了水蜜桃的最佳品尝期,苗荟合作社才正式开园采摘。在不久前举行的“2023上海优质水蜜桃品鉴评优”活动中,苗荟水蜜桃获得“市民欢迎奖”。
如今的苗荟合作社,已经拥有全国优秀农民田间教室、上海市水果标准园、上海市优秀农民田间学校、浦东新区农产品放心基地等多个荣誉。

刘苗会尊重科技,勇于实践,用心描绘“科技兴农”的新图景。资料显示,上海地区目前水蜜桃栽培面积2.9万余亩,主要集中在浦东新区,面积占到全市水蜜桃栽培面积的75.1%。沪郊还有许多采用传统开心形栽培模式的老果园,同样面临着老果园改造的问题。苗荟合作社先行先试,在果树栽培新模式方面的探索实践,已经为众多桃农树立了一个示范样板,其经验可借鉴可复制。
刘苗会表示,南汇水蜜桃是著名品牌,值得每一个种桃人用心呵护,努力种出最好的水蜜桃。他乐意把自己多年来实施老桃园改造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希望有更多的农企和合作社实施老桃园改造,用新的栽培模式带动新发展,助力水蜜桃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协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