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

Shanghai Melons & Fruits Association

致敬吴明珠教授!上海人能吃到南汇8424西瓜离不开她
来源: | 作者:guaguoxiehui | 发布时间: 2023-05-15 | 7522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丈夫的支持下,吴明珠的事业结出了累累硕果。可惜,57岁的杨其祐因为胃癌过早地离开了吴明珠。



丈夫临终前,吴明珠问出一直深埋在心里的话:“老杨,你为了我来到新疆,没能发挥你的专长,不后悔吗?”

杨其祐平静地笑笑:

“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我无怨无悔。”

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杨其祐艰难地伸出三个手指,笑眯眯地祝贺吴明珠获得“三连冠”——那天,皇后、芙蓉、郁金,吴明珠培育的三个新品种甜瓜通过品种审定。

丈夫去世5天后,吴明珠就决定返回新疆农科院。女儿杨准恳求妈妈多留几天,吴明珠说:

“我从你爸爸身上知道了什么是奉献,我的事业里有他的希望,我立即回去工作才对得起你爸。”

 

为了瓜,做什么都值得


 


“瓜是我的生命。一天不去瓜地,我就觉得很难受,就好像母亲一天看不到自己的孩子。”吴明珠说,来新疆60多年了,对瓜有了特别感情。

1978年,组织上任命吴明珠为吐鲁番行署副专员。为了心无旁骛地种瓜,1984年初,她毅然辞去吐鲁番行署副专员职务。1985年,吴明珠调至新疆农科院园艺所任研究员,后历任新疆哈密瓜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西瓜甜瓜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园艺学会会员及国际葫芦科作物遗传学会会员。曾任中共十三大及十六大代表。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后,新疆农科院准备为吴明珠修建“院士楼”,她坚决谢绝:“我一年大半住在育种基地,要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

育种工作极为艰苦,培育一个品种需要8年到10年,有的科学家一生只能培育几个品种,而吴明珠却在50多年中,培育出28个经国家审定的优质瓜种。

“人的一生太短了,怎么才能加快育种速度,把这个周期缩短?”从1973年起,吴明珠开始了在海南岛的“南繁”生涯。“别人育种一年搞一代,我们搞三代,甚至四代!”作为一个育种专家,她的职业生涯延长了。一年四季,天天摆弄瓜,瓜棚成了她的家。

2002年,吴明珠受到自治区隆重嘉奖,获得50万元奖金。她当场宣布,把40万元捐给课题组,用于优良哈密瓜品种的选育。



70多岁时,吴明珠还在和时间赛跑。夏秋在新疆,冬季到海南,天天在瓜地做试验。别人眼里单调艰苦的育种工作在她眼里是莫大的享受。“有追求就会活得很开心。”吴明珠这样说。

2009年,吴明珠担任了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这一国家重大平台建设的首席科学家。后因健康原因,只担任特色甜瓜育种的岗位科学家。“现在,吴院士主要给我们的工作做指导。她虽然年纪大了,但科学理念一直很前沿。”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主任伊鸿平说,“我1984年大学毕业就跟着她育种,跟了30多年,从她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淡泊名利、赤诚报国的奉献精神。每年,我们都会请她回来讲课,把这种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