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

Shanghai Melons & Fruits Association

致敬吴明珠教授!上海人能吃到南汇8424西瓜离不开她
来源: | 作者:guaguoxiehui | 发布时间: 2023-05-15 | 7521 次浏览 | 分享到:

这一年,她25岁。

到了乌鲁木齐,她又是一番软磨硬泡,一头扎进了条件艰苦的新疆鄯善县。

此后,她将所有激情燃烧的岁月都留在了新疆。


初心不变

吐鲁番有“火洲”之称,夏季气温超过40摄氏度是常态。在基层要当好技术员就得什么农活都得会干,吴明珠硬是把自己磨练成了一个在高温天气下仍能干农活的“农民”。



当年的吴明珠,还是一位娇弱的南方姑娘,身高只有1.55米,体重才30多公斤。一到鄯善,她就住进了老乡家,不仅很快习惯了吃馕吃羊肉,还学会了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老乡给她起了个美丽的名字——阿依木汗(月亮姑娘),夸她“意志像钢铁那样坚强,干活像公鸡羽毛那样漂亮”。

听说底坎儿乡有一种品质很好的瓜,吴明珠和一位同事穿过戈壁去寻找。到了晚上,怕碰到狼,不敢再走,他们借了烧窑人的毡毯,睡在废弃的窑洞边。



种质资源,是农作物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物质基础。为摸清家底,从1958年开始,吴明珠带着水和馕,顶着风沙烈日,走遍了全地区300多个生产队,给吐鲁番的瓜建立了档案。

1962年底,吴明珠和同事一起,把吐鲁番当地所有的甜瓜品种都收集全了,从中系统选育出红心脆、香梨黄、小青皮等品种,其中红心脆品质最佳,销往香港市场30年不衰。

选育一个优良品种需要8年至10年时间,可人的一生时间有限。1973年,吴明珠提出加速选育进程,去海南开辟‘南繁北育’基地。

“吴明珠院士挽救了一批濒临绝迹的品种资源,填补了我国北瓜南移的空白;在主产区实现了甜瓜品种的第一次更新,延长了优质瓜的供应期;先后培育出甜瓜新品种16个,西瓜新品种10个,打造了中国领先的哈密瓜育种技术平台,是业界公认的开拓者。”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马新力研究员说。



她像候鸟一样,秋冬在海南,春夏回新疆,年复一年进行着育种研究。

1995年,吴明珠带领团队选育的甜瓜、西瓜实现了一年三季。这一时期,她选育的“8424(早佳)”成为江浙一带早熟优质西瓜主栽品种,并逐渐向北方各省扩展。

她培育的甜瓜早、中、晚熟系列品种,种植面积曾覆盖新疆主要商品瓜产区的80%,在吐鲁番、鄯善县等地涌现出一批甜瓜致富村。

直到2017年,87岁高龄的吴明珠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工作。

 

一生奉献给“甜蜜的事业”

吴明珠把一生奉献给了“甜蜜的事业”,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丈夫杨其祐是吴明珠的大学同学,为了支持妻子,1958年春节,杨其祐也来到鄯善县工作。

当时,研究生毕业的他是全疆所有农技站学历最高的人。他精通英语和俄语,看到国外学术刊物上对妻子事业有帮助的文章,他都会翻译出来。有时候,吴明珠太忙,就打电话让丈夫帮着去瓜地授粉,尽管要在戈壁滩上跑三四十公里,杨其祐也总是欣然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