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个世纪90年代,郑抗系列、京抗系列、苏抗系列和西农8号等多个抗枯萎病的西瓜新品种,在生产上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培育的“西农8号”新品种,获得了西瓜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来还有“广西3号”以及“京欣”等,陆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强大的科技力量,还能满足人们不同的爱好,比如吃瓜不吐瓜籽。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爱好,科学家们开始研究无籽西瓜。到80年代,全国无籽西瓜种植面积已达十余万亩,年出口量达到3万吨以上,形成了广西藤县、河南中牟、湖南邵阳、长沙等出口基地。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无籽西瓜,却也有人喜欢专吃瓜子。于是科学家们又专门培育了“多籽西瓜”,专门用于生产瓜子。这类西瓜含糖量较低,还适合糖尿病人吃。
由此看来,“吃西瓜自由”的背后是满满的科技支撑啊!随着西瓜产业的科研能力不断发展,相信关于西瓜的甜蜜事业,未来还可以有很多畅想……
(来源:新华网思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