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细化。即用工匠精神,精心精致管理花果和根系,生产优质桃果,把精品、极品、爆品提供给消费者。采用分次采收、分级整理、适度包装、冷链运输、超市冷柜货架等措施,让消费者吃到新鲜美味的桃果,通过质量、价格、诚信,最终形成响亮的品牌。
•设施化。即选用设施防灾减灾(防霜、防雹、避雨等)、防虫防鸟,生产反季节高质量绿色桃、有机桃果轻而易举。设施内可选择水肥一体化、排水系统建设、特殊栽培架式等,有助于精细化管理和生产。
•法制化,国际化。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知识产权是核心要素,品种就是芯片。法律规范秩序,促进经济发展。在选择优异品种、高标准建园、高质量果品、市场营销的背后是高投入、稳定投入,但是如果没有知识产权保护,任意发展、超量发展,高投入者定会赔得一塌糊涂,那么谁还会去讲高质量呢?现实中的产能过剩、过山车式的农业,再加上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如果再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或维权困难或维权高成本,“桃烂市”将成为常态。

因此,必须以产权保护下的有效市场竞争,避免落入过剩、乏力的陷阱。结合我国国情,提高保护力度,制定出适合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法规制度,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这个“紧箍咒”,叫停盲目发展,促进有序发展。无序竞争和急功近利永远生产不出顶尖的桃果,最后坑害的是广大的种植者和消费者。
建议那些有能力的营销企业,瞄准周边国家的高端市场,当然也有弥补性需要,要跟随“一带一路”走出去,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享文化。上班快节奏工作,节假日给疲惫的身心放个假,走出喧闹的城市,远离水泥森林柏油沙漠,亲近自然、休闲旅游、体验参与成为时下社会的潮流,这种超然心态成为现代人的全新生活方式,我们要“享受生活的美好”。

据国际上普遍的认定标准:当人均GDP3000-6999美元时,乡村旅游以采摘、观光为主;当人均GDP7000-13000美元时,人们更喜欢休闲、体验、认养、参与;当人均GDP超过13000美元时,则以租赁、度假为主。
桃种植者正是要利用人们的文化需求,把农耕文化、桃文化、民宿文化、餐饮文化等紧密结合起来,做好休闲、观光、自采、餐饮为一体的深度服务;同时,节假日和带薪休假制度也为我们的经营带来了契机。中国的桃文化源远流长,“桃花源记”“王母蟠桃盛会”“寿桃仙果”“桃园三结义”“桃李满天下”等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应加以开发和利用。
02、需求发生了变化,我们应该做什么

果树是甜蜜的事业,我们通过努力,生产高质量、有营养、安全、新鲜、方便的果实,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在这种由温饱到吃好,再到享受生活,甚至是精致生活的转型升级形势下,种植者也应该迅速适应新时代,找到差异化,确定自己的战略定位;寻找优质高效的栽培模式,创立品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把优质、安全、健康的果品呈现给消费者。
只要果品质量好,消费者就愿意买单。如河北的刘先生种植新类型早熟油蟠桃,采用“不施一粒化学肥料、不打一滴化学农药、不疏果、不套袋”的“懒汉”种植方法,用手机微信直播生产过程,让朋友圈看到什么叫“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什么叫“中医农业”“自然农法”;什么叫高品质、香甜可口;什么叫诚实守信,创立诚实老农生产优质桃果的安全、营养、享受型品牌,微信销售单价50元/kg,每亩产值7万-12万元,这就是“知晓效应”。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需要和需求不同,刘先生利用“制造冲突”战术(自然生长的高端桃与喷施过多次农药的桃的区别),让消费者明白“我不是吃饱,而是要吃好,要绿色果品”,他的卖点很强烈、很博人眼球。所以,我们可以换思路找准方向,做好市场调查,掌握经济信息,制定经营策略,生产对路的优质产品。
03、更新品种是前提

现在,桃品种结构中白肉普通桃类约占70%,面积有60万hm2左右,而黄肉的油蟠桃、黄肉蟠桃、黄肉普通桃的占比较小或很小,大家要懂得“物以稀为贵”的道理。山东省蒙阴县李守才先生调查了蒙阴县2016—2018年各类桃的批发价格,2018年蒙阴蜜桃平均收购价格比2016年增加47.74%,比2017年增加76.05%,从中可见端倪。
将来,红肉桃、绿桃、小桃、野桃、丑桃等都可能是卖点。市场瞬息万变,方向确定了,要抓住机会,不要等到看见别人成功了才相信,会错失良机。不要怀疑每亩两三万元甚至三四万元是天方夜谭,建议大家到蒙阴县看看农民是如何种桃、如何卖桃的,只有不停地学习、交流才能提高,才能迎头赶上。
04、颜值、口感和香味3个纬度打造美好记忆感

把桃果品质提高到让消费者直呼“一辈子还没有吃过这么好的桃子,真是享受”。
如无锡水蜜桃可以用塑料管插着吸取甜蜜的汁液,价格每个10元;蒙阴蜜桃“桃+兔栽培模式”可以把桃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到18%以上,亩产值2万-8万元;四川龙泉驿利用丘陵旱地形成特色品牌,早熟桃价格10-16元/kg,观光采摘园价格30-60元/kg;河北乐亭把果实发育期90-110d的中油蟠9号、中蟠13号、中油蟠7号等种植在日光温室中,果实4月底至6月初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以上,价格30-56元/kg,亩产值达6万元;砀山果农把中油蟠9号种植在冷棚中,想创造吉尼斯世界记录,施用充足的有机肥,果实6月20日上市,亩产量达到5000kg,亩产值达10万元。
这些案例都以品质为本、精细为神、别致为特、错季为异,最终生产出了高档果品,赢得了市场。
(来源:中国果树)
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研究员 朱更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