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浦东新区农博会,全程线上呈现。农博会期间,区镇领导、新农人轮番上台,直播带货。这样的做法,能够集中展示新区特色农产品,提升影响力、知名度,同时打通一条全新的销售渠道。这样的创新也并非昙花一现,有了切身体验的各位“主播”,都在考虑如何沿着这条销售新路,打造“永不落幕的农博会”。在上海瓜果行业,就有为数不少的新农人,特别是年纪较轻的一拨,正期待用直播带货新招带来更好的农产品销售战绩。
“站台”。“朋友们都说,那场直播效果挺好的。”这样的评价,让渠雯开始考虑要不要开始“带货主播”生涯。“相比找网红主播,我更愿意自己来直播带货。毕竟,自己的产品自己最清楚。”
与渠雯一起参加上海青年农场主直播带货大赛、来自上海庭娆果蔬专业合作社的乔占,也带着自家合作社的水蜜桃和西瓜参与了农博会首日合作社集中直播。“一个小时,成交1.2万元,还算不错。”他说。
今年3月底,甜瓜上市,担心疫情影响销售的乔占,在抖音上注册了“庭娆果蔬”账户,开始发布各种原创视频,并定期直播带货。几个月下来,“庭娆果蔬”抖音号已经拥有了3400多名粉丝。乔占也借此摸索出了一些直播带货的门道。
5天集中式直播带货,让像渠雯、乔占这样的“新农人”见识到了不同层级“直播带货”的场面和效果,也让他们对这种新销售模式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乔占分析了不少技术层面的问题,例如如何打造更好的技术平台、如何简化流程,以及如何借助政府力量联合各合作社,让直播带货的效率更高等。
希望开启“带货主播”生涯的渠雯,则期待着政府职能部门定期搭建平台,给“新农人”更多、更大的展示舞台。“毕竟,政府搭台的宣传力和影响力是个人直播带货无法企及的。”她说,“能够两条腿走路,肯定是最好的局面。”
“云上农博会”虽已落幕,但“永不落幕的农博会”却将形成常态。“接下来,我们将与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程序,保障各线上展馆与‘浦农优鲜’平台互动,并交由各镇定期维护、更新展馆内产品,打造一个365天展销平台。”苏锦山说。
同时,新区也鼓励各方利用更多社会资源开通流量更大、受众更广的直播通道,以产生更大的效果。而有了切身经历的各镇领导,也对直播带货这种模式十分认可。
“事实证明,直播带货的效果很不错。”吕东胜坦言。不久前,周浦镇农投公司与界浜村合作搭建了一个直播间,后续将以此为平台,由镇农投公司牵头,对镇内农产品进行系统推广,并培养专业主播,让直播平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惠南镇也将以镇“网络主播大赛”为契机,将直播带货模式延续下去,形成特有的文化符号。“不只是农产品,我们还想推介整个惠南的美丽乡村。”潘秀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