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在中国国际农机展的果园机械化发展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雄奎曾感叹:“我国果业现在的机械化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差距非常大。”国内果园机械化为何落后?请看《发展果园机械,助力果业强国》之二,从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编者:在中国国际农机展的果园机械化发展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雄奎曾感叹:“我国果业现在的机械化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差距非常大。”国内果园机械化为何落后?请看《发展果园机械,助力果业强国》之二,从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启示呢?欢迎大家参与讨论。
发展果园机械,助力果业强国(二)
农机与农艺融合是果业机械化的基础
近年来,有7个国家水果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岗位专家带领其团队,攻克了不少关键技术难题,研发了大量适用于果园生产的育苗、起苗、植保、挖坑、除草、修剪、收获、运输等环节的农机装备,并在部分水果主产区开展实验示范推广,起到了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何雄奎说:“在近几年平原地区新建的标准化果园,一些疏花疏果、整形修剪、打药、果实采收、运输等机械都得到了逐步应用,可以说各个生产环节的单项机械化技术国内基本都有了,但这些技术大都掌握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手中,如何将这些技术综合利用好,真正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果园机械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果业生产机械化及今后果园机械的研发方向,专家们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洪添胜认为,“要选育与省力化、机械化相适应的矮化、少修剪、抗病虫害、耐寒耐旱的水果品种;新建果园、老果园改造和标准化果园建设中要考虑机械与设施的应用,农机与农艺的融合,如行间距要宽,要配套耕作道、电力设施等;研发先进适用的傻瓜型、可靠耐用与轻简化的果园机械;培训果园机械操作人员,建设水果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专业队伍。”杨欣提出,“要依据农机与农艺协同、融合的原则,推广适用于机械化作业的栽培模式,发展适度规模化生产的果园面积;要研发产业适用、性能先进、质量可靠、技术逐级提升、市场对路的机械装备;要总结和探索丘陵山地适用农机的共性关键技术需求,开展跨果树体系拓展应用。”何雄奎表示,“大型农机很难适应山区丘陵的果园,要研发适合山区丘陵的中小型机具,要根据当地的土壤环境和栽植模式,研发适合不同产区和不同品种的果园机械。”
湖北省已把山地果园轨道运输机械列入了该省的农机具购置补贴目录。然而就全国范围而言,能够进入补贴目录的果园机械很少。杨欣说:“很多果园机械目前之所以难以进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是因为这些机械大都是新研发的,没有产品的行业标准,鉴定部门既没有资质也无从鉴定。”江苏常州迈腾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贲智平表示:“果园机械要想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首先要通过鉴定,可是很多机械都是新研发出来的,农机部门连具备鉴定资质的人都找不到,所以没办法鉴定。”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生产国和消费国,果园机械未来的市场潜力很大,但是要做好也不容易。贲智平感叹:“水果品种多、地区差异大,传统种植模式更新需要很长时间。果园机械的销售特点是批次多、批量少,对生产的挑战比较大,不像收割机、插秧机这样的标准化产品到处可以用,企业只能根据具体的品种和种植模式采取柔性生产、订单化生产,市场培育周期比较长。”他认为,当前国内的果园机械行业正处在一个百花齐放、大干快上的状态,“小企业很多,很多以前生产拖拉机、收割机的厂家在销售不景气以后转型生产果园机械。不过我相信经过5年左右的时间,随着种植户农艺的改变,果园机械行业在经历一番洗牌淘汰后,会迎来‘春天’。”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