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二候蛰虫坯户,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三候水始涸,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2020年9月(农历八月,辛丑年【牛年】)处于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
9月7日(农历八月初一)白露,是二十四节气里第15个节气,意味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这样解释“白露”的由来:“白露,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露凝而白”不仅是天气转凉的象征,也浸润着古代人们对季节转换的情愫。
白露有三候:一候鸿雁来,鸿和雁开始列队从北向南飞;二候玄鸟归,燕子等候鸟开始集体朝南迁徙,寻找过冬的乐土;三候群鸟养羞,百鸟开始储蓄干果以备过冬。

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水稻将有好收成。华南常年白露期间的平均气温比处暑要低3℃左右,大部地区平均气温降至22℃以下。一般白露节前后常有一段连阴雨天气,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华南白露期间日照较处暑骤减一半左右。所以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从白露起,天气转凉,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另一特点就是昼夜温差拉大,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
9月23日(农历八月十七)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6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
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二候蛰虫坯户,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三候水始涸,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后,正是收获的时节,进入了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阶段。“三秋”大忙贵在一个“‘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时期。秋分,也是许多瓜果成熟上市时节。
从2018年起,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2020年,袁隆平、申纪兰、冯巩、海霞、冯骥才、李子柒等6人获聘“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

9月丰收时节,沪产瓜果主要有梨、葡萄、无花果、火龙果、鲜枣、南瓜等。
9月果树绿色生产技术:
桃树:9月是养分积累期。1、修剪。对生长较旺、通风透光差的桃园,蔬剪直立强旺枝条和缩减过长结果枝;2、秋施有机肥。9月上中旬开始至10月底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量按照全年施肥量的70%施入,尽量选择有机肥,增施生物有机肥、饼肥、蚯蚓有机肥等;3、果园生草栽培。建议采用大叶黄花苜蓿、光叶紫花苕等绿肥;适时早播,以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宜,最晚不迟于10月底。

梨树:9月采果后,落叶期,养分积累期。1、清园。剪除梨树蘖枝条,拾清落果并带离梨园处理,以减少明年病虫害基数;2、秋施有机肥。9月上中旬开始至10月底施入商品有机肥50-100 kg/株,建议增施生物有机肥、蚯蚓有机肥等,施肥结合根系修剪进行;3、生草栽培。建议采用大叶黄花苜蓿、光叶紫花苕等绿肥,适时早播,以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宜,最晚不迟于10月底。4、高接换种。有需要高接换种的梨园可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进行花芽期高接更新品种,次年便可结果。嫁接时注意天气变化,寒流来临时停止高接工作。5、病虫害防控。这时期主要病虫害有腐烂病、轮纹病、蚜虫等。

葡萄:9月采果后,落叶期。1、清园。及时清园,清除杂草,枯枝落叶,消除消病虫源;2、修剪。在做好夏剪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摘心、打叉、除卷须和细弱枝蔓,减少养分消耗,调节树体养分流向,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以利于来年结果;3、土壤管理。重视基肥,在葡萄落叶前应重施基肥,基肥施入时间9月中下旬到10月中旬,一般每亩用量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开沟施入,施后覆土,及时松土,防涝防旱。因采摘管理,土壤多被踏实,采收后应立即进行中耕松土,增加土壤疏松透气性,促进新根生长。同时,及时清沟排水,遇干旱及时浇水,保持土壤适宜的湿度。4、病虫害防控。防治霜霉病,按照病虫害防治原则规范预防,及时喷布一遍铜制剂,如波尔多液,可以加入0.2%尿素作为叶面肥喷施,防止落叶,保持树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