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浦东新区书院镇洋溢村的上海开循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瓜果基地,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近两米高的番茄藤蔓翠绿茂盛,密密匝匝的叶片间藏匿着一串串色泽鲜艳、均匀饱满的果实。农户们忙着将番茄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丰收景象.......

6月20日,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上海绿妮瓜果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位于浦东新区书院镇的上海开循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参观学习该合作社在南汇8424西瓜、小番茄生产、销售和应对难点痛点等问题方面的做法经验。
走进浦东新区书院镇洋溢村的上海开循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瓜果基地,一座座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近两米高的番茄藤蔓翠绿茂盛,密密匝匝的叶片间藏匿着一串串色泽鲜艳、均匀饱满的果实。农户们忙着将番茄采摘、分拣、装箱,一派繁忙丰收景象。
用“海藻大餐”改良土壤

“用了海藻肥,可以改良土壤,提升番茄的产量和品质......”在开循合作社的番茄生产基地,用海藻肥滋润的番茄长得郁郁葱葱,格外茂盛。
合作社理事长金建介绍,长期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酸化、肥力下降、有机质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结果肥料越施越多,效果却越来越差。为此,
从今年开始,合作社在5亩番茄地里探索运用海藻肥改良土壤技术。
海藻肥是一种源于海洋的有机肥料,由于生长在海洋环境中,海藻含有大量陆地植物不可比拟的特殊成分。这些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活力、提高根系活力、提高坐果率、促进养分吸收和利用、增强作物抗逆境能力等作用。科学应用海藻肥,可起到促进作物养分吸收、改良土壤结构、增强作物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提高肥效和减少病虫害等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改良土壤和改善作物品质的效果,金建在海藻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生物菌肥和中草药肥。生物菌肥中的益生菌和有机质等成分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排水性和保水性,使其更加适合作物生长;中草药肥则能够活化土壤,打破土壤板结,调节PH值,从而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用三种肥料合理配比而成的“海藻大餐”,最重要的是能够修复和改良土壤,增强土壤的肥力和生产能力。通过对比表明,5亩番茄长势更加健康旺盛,果型均匀饱满、颜色红润通透、果肉沙瓤细腻,鲜甜可口。
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金建还将在西甜瓜、桃、葡萄的生产中运用“海藻大餐”,他还购置了养殖海藻的设备,准备自己养殖制作海藻肥,这样可以降低成本。
培优品种提升品质

“这是草莓番茄,皮脆肉厚,酸甜多汁,既可炒菜又可当水果吃;这是黑珍珠,甜酸爽口,特别适合鲜食……”在开循合作社的番茄大棚里,近两米高的番茄秧藤格外茂盛,一串串油光发亮、浑圆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颜色有红、黄、绿、咖啡等。
据金建介绍,今年开循合作社共种植了30亩番茄,主要有大果型桃太郎系列、中果型的“草莓番茄”和小果型黑珍珠、金小铃等品种,亩产约3000斤。自3月上市以来因口感好深受市民欢迎,采摘销售期可延续到7月。
合作社坚持引进培优品种,不断优化,提升品质。前年,听说日本培育出了一种名叫“草莓番茄”的新品,皮脆肉厚,酸甜多汁,无论是生吃还是做菜,都非常美味。合作社在农业科技人员的帮助下引进了这一品种,试种了1亩。成熟上市后,很受市民青睐。如今,“草莓番茄”的面积已扩种至3亩。由于品质优良、口感独特,开循合作社种植的草莓番茄供不应求,回头客很多。
分享“科技致富经”

今年45岁的金建是土生土长的书院人,毕业于上海市农业学校的他是一位“知识型”的新农人,先后从事植保、农资销售等工作。2006年4月,开循果蔬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合作社种植面积为300余亩,主要种植水稻、甜瓜、西瓜、桃子、葡萄、番茄等。合作社带动农户30多户,面积3000多亩。
金建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学到的农业技术知识运用的生产实践中,助力创新发展。多年来,他通过合理布局、调优品种,引进种植的“草莓番茄”、“水果玉米”、“新凤蜜露”“川中岛”桃子等优良品种,亮相市场后,很受市民欢迎。
他向合作社农户讲解“土壤修复与保护”、“土壤健康与生产安全、优质瓜果”的科学道理,并将自己用“海藻大餐”修复和改良土壤、提升瓜果品质的经验与农户们分享,带动农户们以生态循环的理念致力于生产优质、安全、美味的瓜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协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