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劣的自然条件如寒冷、晚霜、干旱冰雹等往往是导致大小年的始因,比如说,正常结果树因晚霜危害使花或幼果受害而大量脱落,从而有利于树体营养积累,花芽大量形成,使次年成为大年,自然灾害是大面积的,

果树结果时为啥有“大小年”
内在原因
种性差异是根本。有些树种品种大小年现象严重,坐果率高的晚熟仁果类尤其严重,此外,营养和激素不协调也很重要。
1、营养的竞争。在结果多的大年,营养物质不断地运往果实,使树休的贮藏营养大量减少,致使当年无力形成花芽,所以在大年之后则为小年;又因小年结果少,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增,多为花芽分化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翌年又为大年,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
2、赤霉素的影响。在结果多的大年,树上的种子数相应的增加,种胚内赤霉素大量合成(据对不同植物研究,种子中分泌的赤霉素比新梢高15~500倍)因其能诱导α(阿尔法)-淀粉酶的产生,使淀粉水解并促进新梢生长抑制花芽形成,使来年变为小年。

恶劣的自然条件
恶劣的自然条件如寒冷、晚霜、干旱冰雹等往往是导致大小年的始因,比如说,正常结果树因晚霜危害使花或幼果受害而大量脱落,从而有利于树体营养积累,花芽大量形成,使次年成为大年,自然灾害是大面积的,有时涉及一区、一省或几个省,所以大小年往往在一个地区内表现它的一致性。还会因病虫、肥水、品种间的差异等原因,而出现大年时有小年植株的存在,小年时有大年植株的现象。
不合理的栽培技术
如某年对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引起7~8月大量落叶,当年不能很好地形成花芽,造成翌年为小年。又如在大量开花结果的年份,既不进行疏果,又未在早春及其关键时间进行追肥,使树体营养不足,花芽分化不良,造成或加剧大小年的发生。

如何解决果树的“大小年”问题
众所周知,“大小年”对果园效益的稳定影响很大,那么,应当采取哪些措施,预防果树的“大小年”呢?
疏花疏果很重要。在树花多的情况下,一些果农舍不得摘除,尽量多留,结果导致第一年幼果负载量过大,结果太多,第二年自然而然就是小年了。合理的疏果能让树体的营养得到充分的利用,如果是旺树的话,五六寸一个,18到20公分一个。如果是弱树的话,相对叶片少,枝条短,7到8寸一个,控制“大小年”平衡树体营养供给是关键。

通过修剪控制树势。除了疏果之外,还可以通过修剪来控制树势来避免“大小年”。大年的话,以中短结果为主,小年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所以在剪的时候,对15到20公分当年生的枝条,有很多果农都会把它剪掉,很不注意这一块。其实,在小年修剪的时候,长果枝15到20公分这样的枝条要多留,尽量保花。
下拉旺枝或涂抹促花药物。越旺的树,在修剪时,不要去枝太多,越剪就会越旺。可以有效的进行下拉,或者是用一些促花的药进行涂抹,让它形成花芽,结果之后稳定了,树势自然而然也就稳定了。说到果树修剪,关于背上枝的处理,从控制“大小年”的角度出发。大家不要过分的去掉一些背上枝,可以采用摘心的办法,或者是采用调环酸钙喷梢的办法。

通过水肥控制树势。对有些过旺的树,最科学的方法,进行喷梢而不影响树根,这样做比较安全。在果树套袋工作接近尾声,水肥管理提上日程之后,水肥管理对于调节树势,控制“大小年”来说也同样的重要,当果树6月份进入分化期,这个时间段要是在以氮磷钾肥供应果树生长的同时,再注重一下磷肥的使用,那就更好了。(来源:农业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