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甜度达到12度,就符合了上市的标准。”市农科院梨树育种与栽培研究员骆军告诉记者。当天,他带着多个品类的梨,向市民介绍着科普知识,并邀请科研人员、市民代表给早熟梨品鉴打分
“上海市农科院梨树试验示范基地”,基地主要栽有翠冠、早生新水、沪晶梨18号等梨树品种。
.jpg)
“2018年开始定植了5亩左右的“沪晶梨18号”,2020年初次挂果时亩产量已超过700公斤,今年更是达到了1300公斤。因为市场反响好,合作社通过嫁接的方法又新增了5亩,明年即可挂果。”朱涛欣喜地告诉记者,新品种还能够让种植户得到更高收益。
他算了一笔账:“沪晶梨18号”亩产量在1300公斤左右,礼盒装12只售价为168元,效益最好;“翠冠”亩产量最高,在1500~2000公斤,但论斤卖,58元/箱共10斤,售价最低。“未来将继续扩大“沪晶梨18号”的种植面积。”
.jpg)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率先采用宽行密株的新型种植方式。这样生产的蜜梨果实个大、汁多、味甜糖度高、品质好和营养丰富,入口香甜馥郁,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加上‘平地造梯田’模式,便于排水并适合机械化操作,更能节省人工、提高亩产。”骆军说,“在全市果树完成20%的绿色认证下,这里也通过国家绿色认证,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加健康、天然的优质农产品。”(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