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郊大棚草莓于9月上中旬陆续进入种植高峰,目前正处于草莓缓苗活棵期。由于草莓定植及缓苗期间温度适宜,容易引起草莓炭疽病、夜蛾、蚜虫、粉虱等多种病虫害并发,要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沪郊大棚草莓于9月上中旬陆续进入种植高峰,目前正处于草莓缓苗活棵期。由于草莓定植及缓苗期间温度适宜,容易引起草莓炭疽病、夜蛾、蚜虫、粉虱等多种病虫害并发,要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农业防治:
1.种苗选择无病健壮苗,有条件的使用脱毒苗;
2.发现染病的植株,要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现病株要尽早拔除,深埋或销毁,减少侵染源。
3.开好排水沟,防止发生渍害沤根,遇到高温进行遮阴降温,减少病害发生。
物理防治:
1.夜蛾类:可利用频谱杀虫灯诱集杀灭夜蛾类害虫,每盏杀虫灯杀害虫的面积能达到20~50亩。或在田间挂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性诱诱捕器,每亩一套,每2-3天清理一次诱杀的蛾子,每隔30天左右更换一次诱芯,更换诱芯时不得交叉替换两种诱芯,换好一种诱芯后,要用肥皂清洗双手后再换另一种诱芯,两种诱芯交叉设置最小间隔距离不得小于20米,最大间隔距离不要大于40米。
2.蚜虫:开花放蜂前可在草莓行间插入或悬挂黄板粘杀蚜虫,每亩需30×26㎝大小的黄板20-30片,高于草莓植株15-20㎝。
化学防治:
1.炭疽病:移栽前用25克/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500倍液,或2亿孢子/克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0-20倍液蘸根,带药下田,同时防治炭疽病与黄萎病等土传病害,注意药液不可浸泡生长点。
定植后视田间病情,在发病初期开展防治,药剂根据田间病害实际情况选择:250g/l嘧菌酯悬浮剂48-90ml/亩、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75g/亩、或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30-40ml/亩、或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40-60克/亩、或1000亿孢子/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40-50g/亩喷雾,上述药剂对炭疽病、根腐病、枯萎病、叶斑病等土传病害有兼治作用,化学药剂间隔期10-14天,生物药剂隔7-10天使用一次,连续防治2-3次。另可选择2亿孢子/g木霉菌根部型1000g/亩定植后7-10天灌根。
2.夜蛾类:按夜蛾幼虫昼伏夜出危害的生活习性,用药时间应在傍晚进行,最好在傍晚6点以后进行防治。同时针对夜蛾田间发生世代重叠现象,适合卵孵高峰和初龄幼虫的可选20亿PIB/毫升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100ml/亩喷雾,针对高龄幼虫可选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40ml/亩、或50克/升虱螨脲乳油30-40 ml/亩等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