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金山工业区高楼东风村的上海仁生果蔬专业合作社草莓生产基地,一座座设施大棚整齐排列,棚外寒气逼人,棚内温暖如春,一棵棵绿意盎然的草莓长势喜人,白花繁茂,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点缀在绿叶中,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

12月19日,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秘书处、金山农技中心、上海圣泉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上海锦香桃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位于金山工业区高楼东风村的上海仁生果蔬专业合作社,实地探访该合作社在草莓绿色防控技术、销售和应对难点痛点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走进金山工业区高楼东风村的上海仁生果蔬专业合作社草莓生产基地,一座座设施大棚整齐排列,棚外寒气逼人,棚内温暖如春,一棵棵绿意盎然的草莓长势喜人,白花繁茂,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点缀在绿叶中,诱人的清香扑鼻而来。
探索绿色防控技术

“这几天寒潮来袭,我们采取了御寒防冻措施。”在9号大棚,只见草莓大棚的正面已经加盖了一层防冻膜,大棚门口也用沉重的袋子将塑料膜压住。在出现零下3-5度的情况下,采取了增加内膜、提前盖膜的措施,这样可以保温,防止草莓被冻坏。

走进大棚,里面已经加盖了内膜,一行行绿意盎然草莓中间插着一块块黄色粘虫板。合作社负责人夏剑锋说,合作社的200亩生产基地被列为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其中草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被作为示范技术。草莓生产采用了悬挂黄板纸粘虫等绿色防控技术,可以诱杀蚜虫、粉虱、斑潜蝇等害虫,实现了环境友好、绿色防控的目的。同时坚持施用羊粪等有机肥,成本虽高,却可以肥沃土地,种出来的草莓也更好吃。
今年合作社种植了40余亩草莓,品种有章姬、红颜和粉玉、梦之莹、雪兔等,其中章姬有30余亩。今年秋冬时节前期温度较高,草莓果子不大,产量较少,草莓的品质较好。从11月20日起,草莓开始成熟采摘,但量不多,这几天每天采摘两三百斤,估计到月底草莓成熟的量上来后,每天可以采摘1000多斤。
架式草莓长空中

“这是架式草莓,优点是有机基质保肥、保水能力好,安全卫生,方便采摘……”在另一个大棚里,只见草莓不是生长在泥土中,而是“长”在了两层架子上,整齐有序,架子上方悬挂着一长串黄色粘虫纸,地上铺着一层黑色地膜,整洁干净。
夏剑锋说,这是基地引进的“架式草莓”技术,这些草莓用架子固定成两层,采用的是无土栽培,选用优良的有机基质代替土壤。无土栽培无杂草、病虫害少,栽培过程的可控性比较强;有机基质保肥、保水能力好;同时,还通过“智能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实现对“架式草莓”的智能管控,可以对草莓进行定时定量灌溉、施肥,最终达到节水节肥、省力省时、提高产量的效果,也保证了果实的安全和高质量的品质。
“金山草莓哥”成网红

43岁的夏剑锋是一名退役军人。2001年退伍返乡后,一直对农村怀有深厚感情的他,重新扛起锄头种田,在农田里创业。
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夏剑锋被一种叫做“章姬”的草莓的独特口味所吸引,并敏锐地意识到它广阔的市场潜力。那一年,他尝试种植了5亩经过改良的“章姬”草莓,他通过刻苦钻研掌握了种植技术,在各大网络平台推广产品,并注册微博“金山草莓哥”。不久,“金山草莓哥”一下子成了网红,吸引周边很多慕名而来品尝草莓的人群。5亩草莓销售竟达到24万元。此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最多的时候种了60余亩。

随着种植技术不断创新提高,他的“佬好恰”草莓品牌越来越响亮。他种植的草莓个头饱满、色泽红润、香气扑鼻,深受消费者喜爱。经过创新培育的草莓“章姬”,荣获了第十七届中国(建德)草莓文化旅游节暨中国精品草莓擂台赛活动优秀奖。
在销售方面,除了基地销售、网上销售、微信朋友圈外,还与盒马鲜生、城市超市,汇金百货、第六百货、叮咚买菜、嘉果食品等商超合作。在金山,他的草莓产值名列前茅,合作社年销售额可达三四百万元。

夏剑锋被列入了区农业带头人,并被授予“农民土专家”的头衔。2017年,他入围金山十佳新型职业农民。2018年度,他又获“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殊荣,成为全上海仅有的两名“百杰农民”之一。
“现在主要的渠道还是超市和基地销售,今天为叮咚买菜供货200盒。”夏剑锋坦言,适度规模、以销定产是应该遵循的,根据疫情后市场行情的变化,他已经将草莓的种植面积减至40余亩。目前,合作社也同样面临着劳动力成本、农业的成本不断提高、草莓销路不像前几年那样热乎了、客户减少等难点、痛点问题。

在夏剑锋身上,既有农民的纯朴勤劳,又有军人的不怕困难、敢打硬拼作风。他认为只要踏踏实实把草莓品质提高,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绿色、高质量的农产品,好产品就一定能赢得市场的青睐,他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协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