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年来上海郊区农业劳动力日趋紧缺且老龄化不断加深的现状,上海地区梨生产:一是应加大圆柱形等宽行密植树形为主的省力化模式的示范推广力度,提高梨园农业机械使用水平,促进高效生产;二是应提高设施水平,加大对梨生产标准化设施设备的补贴,特别是对梨园道路基础设施、防鸟网、肥水一体化设备,以及棚架等防台风设施等扶持,促进上海梨生产向规模化、高水平发展;三是应加大现代绿色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以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绿色防控为重点,使绿色生产技术真正融入到地产梨的整个生产过程

2、延长地产梨采后产业链
根据上海市民对地产梨消费的需求特点,在进一步合理布局早中晚熟梨品种生产的基础上,应加大上海地产梨采后商品化处理扶持力度,支持引进无损伤检测分选设备,实现分等分级销售。同时还应加大预冷设备、冷藏库等建设,延长地产梨的产业链和市场供应期。

3、培育上海地产梨品牌
一是开展本市梨品牌体系建设,包括品牌识别、包装、宣传资料、电子介绍资料等,加大对本地优质梨的宣传力度;二是开展地产梨等级、规格标准制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上海地产梨等级标准手册;三是开展地产梨产后营销推广体系建设,应用新媒体,创新推广新模式,建设微推广平台,强化推广深度,形成线上线下推广相结合;四是开展基于“二维码”技术的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系统推广与应用;五是加强对“三品一标”的认证补贴,提升地产梨的整体水平;六是开展地产梨销售主渠道建设及高端市场建设,形成以电子商务、电视购物、微商等线上销售渠道,以及以果园直销、高端商超、生鲜专卖店、团购、社区店、大卖场等线下销售渠道。

4、推进一产与三产的融合发展
上海地区梨生产区域处于大城市近郊,具有发展都市现代观光农业的区位优势,如何结合观光采摘、体验参与、生态休闲,开展具有上海特色的梨果采摘模式还需进一步积极探索与实践。同时,加大一产与三产的融合,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梨全产业链。
上海市农产品(瓜果)全产业链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分析团队
注:上海市农产品(瓜果)全产业链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分析团队成员:范红伟、郑秀国、李璇、候余欣、赵宝明、王秀敏、顾艾节、汪妍、吴颖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