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

Shanghai Melons & Fruits Association

大丰收又遇滞销 崇明柑橘如何走出“隔几年愁一次”窘境?(一)
来源: | 作者:guaguoxiehui | 发布时间: 2020-12-01 | 3904 次浏览 | 分享到:

之所以前来收购的大货车比往年少,长兴镇农业综合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陆帅告诉记者,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大环境的影响。由于柑橘和柑橘产品今年出口缩减,国内市场压力较大。这导致本该在11月前销售结束的浙江、湖南、湖北等地的柑橘,如今仍大量供应市场,甚至一些地方树上还挂着一半。“以往南方销售结束后,崇明的柑橘正好补上,如今这个时间差打不成了。”

(来源:上观新闻

编者按:

中国北缘柑橘产业发展论坛会上,国内柑橘产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为探索中国北缘地区柑橘产业发展模式和柑橘产业发展方向建言献策。

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徐惠勤指出,水果产业是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部分,我们一直坚持绿色生态发展的理念,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发展目标,积极落实绿色安全生产、标准基地创建、追溯体系建设等重点工作。上海柑橘产业要走出上海特色,需要把握几个方向,一是科技兴农,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之路;二是绿色兴农,走绿色生态低碳循环之路;三是产业融合,走农旅结合,综合发展之路。

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志辉表示,为了提升柑橘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上海高校、科研单位和产业部门在上海市农委、科委支持下开展了新品种引进、果园土壤改良、栽培技术和栽培模式革新等多项研究与联合攻关。先后引进了“红美人”、“不知火”、“沃柑”、“美国糖橘”、“由良”等品种,开展了施用有机肥、蚯蚓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微生物菌剂肥等的土壤改良方法,还分别在崇明、长兴岛等地进行了宽行密株、橘园生草、隔年结果、省力化栽培模式等试验示范。今后,科研人员将继续做好控产、提质、增效三方平衡,让本土柑橘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上海努力打造的都市绿色高效农业更为契合,充分展现“小而精”特色,让柑橘也能从平价的“大路货”变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精品”。

这些意见对崇明柑橘的产业转型应该是有一定启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