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

Shanghai Melons & Fruits Association

猕猴桃史话
来源: | 作者:guaguoxiehui | 发布时间: 2020-11-23 | 4260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国是猕猴桃的故乡,历史源远流长。猕猴桃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诗经·桧风》的记载:隰(xí)有苌楚,猗傩(yī nuó)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苌楚”就是现在的猕猴桃。“隰有苌楚”,意指在潮湿的地方生长着猕猴桃,它的枝蔓轻柔摇曳,它的花和果实婀娜美丽。

猕猴桃的名字以及引种栽培,始见于唐代诗人岑参《太白东溪传张老舍即事,寄舍弟侄等》的诗中:“渭上秋雨过,太白峰最高。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可以证明1200年前陕西就有了猕猴桃的庭院栽培。

以后历代本草志书均有猕猴桃食用和药用的记载。唐代的《本草拾遗》(公739年)中说:“猕猴桃甘酸无毒,可供药用。主治骨节风、瘫痪不遂、长年白发、痔病等”。宋,《本草衍义》(公元1116年)载有:“猕猴桃永兴军(今陕西)南山甚多。枝条柔软,高二、三丈,多附木而生。其子十月烂熟,色淡绿,生则极酸。子繁细,其色如芥子。浅山傍道则有子者,深山则多为猴所食矣。”

元,《日用本草》载有:“猕猴桃又名阳桃、木子……。”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提到猕猴桃的形、色时是这样描述的:“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清,《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公元1848年)载有:“猕猴桃《开宝本草》始著录、《本草衍义》尤详。……”

由此可见,猕猴桃在我国历史悠久,但主要还是野生植物,做为庭院观赏和药用较多,一直没有被人工驯化做为果树大面积栽培。

20世纪初,一位新西兰传的教士从中国带走了猕猴桃种子, 在新西兰第一次种植出了中国猕猴桃。1910年的时候,第一批猕猴桃树在新西兰长出了茶色的果实,异常的引人注目。当时,新西兰人绝对没有想到,这个来自中国的小小的水果居然能在100多年后,成为新西兰水果领域的“霸主”,常年霸占着新西兰水果出口份额第一名的位置。

1937年,新西兰的提普基农场主马克劳林种植了4000多平方米的猕猴桃,品种主要为丰产性比较好的布鲁诺。1953年,马克劳林将猕猴桃产业做大,并出口到了英国,成功的将猕猴桃变成了一个商业化的水果品种。马克劳林也被人称为“猕猴桃之父”。

20世纪80年代, 新西兰人利用来源于中国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大规模的开展猕猴桃的品种选育工作, 通过这一次的育种项目,新西兰成功的培育出一个非常适合商品化生产的猕猴桃品种——大果黄金中华猕猴桃,一举确定了新西兰猕猴桃的品牌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