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

Shanghai Melons & Fruits Association

马陆葡萄:引领“甜蜜”产业提质升级
来源: | 作者:guaguoxiehui | 发布时间: 2024-09-05 | 1516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沪郊,瓜果飘香的季节里,一定绕不开葡萄的身影。马陆葡萄,作为上海地区著名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以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随着马陆葡萄产业化联合体的不断发展壮大,马陆葡萄产业实现了从产量效益到质量效益再到品牌效益的华丽转身,“马陆葡萄”的品牌形象日渐深入人心,这份“甜蜜”产业正在不断提质升级。

龙头牵引

联合体初具规模



40多年前,“葡萄不能过长江”还是南方果业领域的一道“屏障”。马陆葡萄是打破壁垒的先驱者。解决了技术问题后,一颗颗水灵灵的葡萄成了马陆地区农户的“致富果”。为了让葡萄产业蓬勃发展,自1981年开始种植以来,马陆葡萄经过了产量效益阶段、质量效益阶段和品牌效益阶段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如今已迈向产业效益阶段。

2023年,马陆葡萄集中种植区面积已达到4051.96亩,总产量4437.83吨,总产值1.07亿元,平均亩产值27320元,平均单价24元/公斤。马陆葡萄的种植面积和经济效益在上海市葡萄产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分别占到上海葡萄种植面积的12.9%和总经济效益的17.17%。



“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研究所+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模式。马陆葡萄研究所作为龙头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企业和合作社进行扩大集成,并开展推广。”马陆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晋盼介绍,于1992年成立的马陆葡萄研究所是整个联合体的“心脏”,凭借其在葡萄栽培技术和新品种培育上的优势,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联合体各成员之间则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研究所负责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企业负责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合作社负责组织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农户则按照要求进行种植和管理。“通过这种合作机制,实现了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目标,不仅有助于品种的优化和技术的更新,还形成了品牌合力,提升了经济效益。”张晋盼说。



值得一提的是,联合体还采用“子母”双品牌发展策略,以马陆葡萄为母品牌,下设多个子品牌,以满足不同市场需求。通过“马陆葡萄”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规范品牌使用,提升品牌价值。这些成员单位通过统一包装、标识和销售渠道,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合力,显著提升了种植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保留了自主品牌的特色和优势。“马陆葡萄品牌效益提升后,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产品,我们希望市民可以吃到正宗的马陆葡萄,所以现在只有经过我们授权的联合体成员单位,才可以使用‘马陆葡萄’这个品牌。同时成员单位还可以使用自己的自主品牌进行销售,比如马陆葡萄主题公园拥有自己的‘传伦葡萄’品牌,葡冠合作社拥有‘品冠锋’品牌,农家苑葡萄有限公司的‘管家葡萄’品牌。”张晋盼说。目前,已有31家企业和合作社加入了马陆葡萄的产业化联合体,其中包括国家级及省级示范合作社、区级农业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等,更有21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的企业和合作社,覆盖面积达到209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