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

Shanghai Melons & Fruits Association

让黄桃产业成为脱贫利器(二)
来源: | 作者:guaguoxiehui | 发布时间: 2021-05-14 | 2605 次浏览 | 分享到:
2017年,上海市农科院与炎陵县人民政府签订了院县共建协议,并合作共建“炎陵黄桃试验站”,就黄桃新品种的引进示范、鲜果贮藏保鲜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叶正文作为特聘专家为炎陵县黄桃产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准分级提高贮运能力

    2017年,上海市农科院与炎陵县人民政府签订了院县共建协议,并合作共建“炎陵黄桃试验站”,就黄桃新品种的引进示范、鲜果贮藏保鲜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叶正文作为特聘专家为炎陵县黄桃产业的稳定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改良品种、保证产量、提高黄桃品质只是第一步,如何让桃农辛苦种出的优质黄桃卖出优价是当地政府与叶正文团队关心的第二个问题。对此,当地政府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多场合、多平台为农户站台推介,拓宽当地黄桃销路。同时,不少当地农户也自发开起了网店自主销售。

然而,让当地农户始料不及的是,明明精挑细选后装箱发出的黄桃,因为运输不当,到了买家手里大部分已破败腐烂。与此同时,叶正文团队也在上海收到了变质的黄桃。团队分析后发现,主要问题还出在包装不当以及没有做好分级。“一个纸箱中放了好几层黄桃,中间只是用防震的泡沫网隔开,长途运输挤压严重,再加上采收时的成熟度可能比较高,就容易腐坏。”叶正文决心要帮助当地农户制定细致的采后分级标准,改良运输包装,提高贮运能力。

第一步就是制定分级标准。通过多次试验,叶正文团队按照运输路程制定了合适的黄桃成熟度,对于500公里以内的区域,建议果农采收八九成熟的黄桃,对于500公里以上的,则选择七八成熟左右即可。包装则从过去的多层改为一层、单果独立包装,避免挤压。同时,对于不同种植区域的黄桃成品,根据果实外观、甜度、硬度、大小、风味等五个指标进行智能化自动分级,品质高的走高端鲜食市场,品质相对较低的则走加工路线。这样一来,品质高的黄桃就能给当地农户带来更多收益。

如今,有了分级标准以及完善的贮运能力后,当地70%以上种植户都进军了电商行业,以自产自销的模式,拓宽销售,提高产品竞争力。

此外,蒙阴县示范推广叶正文研究员团队培育的“锦”系列多品种鲜食黄桃近10万亩,年产值约10亿元,有力带动了蒙阴蜜桃产业转型升级和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提升产品竞争力

作为一名上海的农业科技人员,在上海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时,他就已经带领团队,为奉贤黄桃“三老”问题出谋划策,领衔主持了《奉贤黄桃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项目。通过对黄桃品种结构优化、土壤改良、病虫害绿色防控、提高机械化水平、完善果品质量追溯体系等6个环节的提升,对当地黄桃产业进行了全产业链改造升级,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为了能把上海科技兴农的成果更好地推广、应用到全国,造福更多农户。叶正文还特别邀请了湖南炎陵等地的农业工作人员、种植户代表,来到奉贤青村镇,参观青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黄桃+”产业,给各地振兴黄桃产业带来更多灵感与可能。“比如在黄桃深加工这块,过去大家比较熟悉的是黄桃罐头、黄桃干,但是在青村镇吴房村的加工基地,可以看到由黄桃加工制成各种丰富的产品,比如黄桃啤酒、黄桃汽水、黄桃蜜饯、黄桃果丁等,很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