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瓜果行业协会

Shanghai Melons & Fruits Association

葡萄藤上结出“甜蜜”致富果 上海生清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探路精品农业带动乡村振兴
来源: | 作者:guaguoxiehui | 发布时间: 2025-09-28 | 194 次浏览 | 分享到:



秋分时节,天高气爽。位于东海之滨的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洋溢村,连片的高标准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步入上海生清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葡萄生产基地,一条400米长的葡萄长廊蔚为壮观,廊下果香馥郁。大棚内,晚熟品种“阳光玫瑰”青翠如翡,“浪漫红颜”绯红似玉,串串果实缀满枝头,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

 

品种之变: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我们这75亩大棚里,现在有十多个葡萄品种,不再是‘阳光玫瑰’一家独大了。”合作社合作方、上海亿点甜葡萄有限公司负责人胡鹏一边检查果穗,一边介绍。这片葡萄园种植“阳光玫瑰”已有十余年历史,高峰期该品种占比达八成。为种出好葡萄,园区建设了可控温湿、水肥一体化的大棚,并采用利于通风透光、果实品质均匀的平棚架式栽培。

然而,随着近年来“阳光玫瑰”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扩种,市场价格明显回落。面对市场波动,合作社敏锐调整策略,主动优化品种结构。“我们逐步将‘阳光玫瑰’面积调整到30多亩,同时增加了巨峰、夏黑、巨玫瑰、浪漫红颜等品种,现在也是30多亩。”胡鹏说,通过引进和培育早、中、晚熟系列品种,基地成功将鲜果供应期从6月延续至10月,实现了错峰上市、风味多元,有效抵御市场风险。

 

品质之坚守:精细化管理铸就“本味”葡萄


 


在市场变化中,合作社对品质的追求始终如一。“我们坚持控产栽培,目标是做精品果、品牌果。”胡鹏道出了他的“秘诀”。

这里的葡萄种植,堪称一场“精益求精”的马拉松。每年4月疏花,5月疏果,都是关键的精细活。工人们需掐掉部分花穗,疏除拥挤、弱小、畸形果粒,确保每串葡萄光照均匀、营养集中。“如果不疏果,一串能结上百粒,但串形、风味、糖分都受影响。我们通过精细疏果,每串留果60粒左右,重量控制在0.8到1公斤,这样种出的葡萄串形美观,香气浓郁,口味纯正。”胡鹏解释。

合作社严格将亩产控制在2000斤左右,远低于行业内有些片面追求产量导致的6000-7000斤的高产模式。同时,坚持生态种植,大量施用羊粪、菜饼、豆饼等有机肥,以滋养土地,确保葡萄原色本味。“那种掠夺式、粗放式的生产,虽然短期内有产量,但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极大的伤害。”针对市场上出现的提前采摘、低价竞争现象,胡鹏表达了他的担忧与坚持。

 

产业之兴:“一村一品”探索乡村振兴路


 

葡萄产业,已成为洋溢村闪亮的“一村一品”特色名片。追溯渊源,2007年,通过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的城乡结对帮扶,村里成立了生清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2013年设施大棚改建和2019年的品种升级,300亩土地悉数用于种植葡萄。

“书院镇靠海,沙质土壤,四季分明,这些自然条件赋予了我们的葡萄独特的品质优势。”生清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华平介绍。为提升专业运营水平,近年来村里引入第三方农业企业负责葡萄的生产经营,村集体则聚焦于土地流转协调和品牌建设。

在此基础上,洋溢村更积极探索“农业+”融合发展之路。以葡萄采摘为主题,拓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农旅文结合。这不仅做强了特色产业,为发展乡村旅游搭建了平台,也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户农副产品的销售,有效壮大了镇村集体经济,为村民们开辟了一条持续增收的“甜蜜”致富路。




 

协会秘书处